第1421章(2 / 4)

加入书签

个关口从塞外买些马匹。

一旦关口出了问题,塞外的马匹进不来,幽州刺史王雄自然要着急。

“所以啊,这老天不正常,你能有什么办法?”

听到伯卒这么一说,让小同乡顿时就是想起了早几年家里因为蝗灾而饿死人的事,没有再说话。

“嗷呜~”

不远处传来的狼嗥声引得两人一齐转向某个方向。

“听听,”伯卒再呶呶嘴,“这世道一乱啊,什么都变得反常,连野狼都敢大白天出来叫了。”

“这些日子山下似乎来了一群狼,这段时间一直听到它们叫个不停。”

“多半是塞外的狼群流窜过来的……”

两人说了一会闲话,伯卒在离开后,想了一下,为了避免自己的小同乡被人说是值守时偷懒,还是把鲍丘水水位下降的事情上报了上去。

“鲍丘水流水少了?”

得到消息的关城守将崔梓,心道这算什么屁事?

少就少了呗,只要不缺水就行了。

换成以前,他根本不可能在意这种事情。

水少了还是好事,塞外那些胡人说不定会早些时候过来交易呢。

水多了才是坏事,真要像前年那样,王使君又得跳脚。

但现在不一样。

听说西边的那几个关口一直被汉军以及胡人轮番冲击,战事正紧。

这边虽无战事,且边塞外面还有胡人帮忙警戒,但小心一点总不会有错。

作为王雄的心腹,能呆在这个位置上,崔梓并不是只会捞钱。

平日里他还得给幽州,或者说大魏想办法输送马匹,所以能力还是有的。

只见他挥了挥手,“那就派人出去看看。”

“将军,现在么?”

“明日吧,今日时候不早了,明日一早就派人出去查探。”

“喏。”

第二日中午,天边传来了轰隆隆的雷声。

大雨如伯卒说的那般如约而至。

崔梓总觉得自己似乎忘了一件事。

直到下边的人前来禀报说派出去的斥侯没有按时回来,他才想起来:

“没有回来?”

崔梓看了看外面的大雨,“会不会是雨太大,他们在山中无法行走,所以才没有办法按时归来?”

“再等等,等雨停了,若是他们还没有归来,就再派人前去寻找。”

想了想,又嘱咐道:“多派点人,最近山里狼多。”

总不可能是被狼叼走了吧……

——

渔阳关口上游,突如其来的大雨,同样给汉军的筑坝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最后一根木桩已经完成,冒雨抬着装有石头的筐篓的士卒,有人脚底打滑,连人带桩栽进了暗流中。

腰间的安全绳瞬间绷直,另一端拴在岸边的驮马背上。

马儿受惊扬蹄,竟将人从漩涡中生生拽出。

众人七手八脚地把人拖到安全处,军医扯开李三娃浸透的衣衫,胸口被安全绳勒出的血痕形似蟠龙。

“你小子命大,得亏这绳是南乡麻,千斤的东西都能拉得住!”

南乡麻绳,南乡麻袋,大汉驰名商标。

除了麻绳,这一次军中还带了大量的麻袋,在筑坝上可帮了大忙。

抓起一把药粉直接抹在伤口上,疼得士卒呲牙咧嘴。

眼看着雨越下越大,筑坝不可能再进行下去,镇东将军只得下令暂时休息。

但这场大雨的带来的麻烦还远未结束。

“将军,雨太大,后面水位肯定会抬高,如果上游再有大水下来,到时候那些桩子恐怕会有危险。”

裴秀心急如焚地找到镇东将军,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派人看着桩子!一旦发现情况有变,能稳住就稳住,稳不住的话……不用强来。”

镇东将军面容依旧冷静,似乎并没有因为筑坝失败的可能而受到干扰,语气平静地吩咐。

她既然敢率军到达这里,自然不可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水攻上。

大司马府的参谋部,也不是用来养废物的地方。

如果不给出足够的预案和推演,镇东将军回去后,会亲手把他们一个个都吊起来,用沾了盐水的鞭子抽!

在军中,如果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那就不要怪军法无情。

看到镇东将军如此从容,裴秀心里一下子也跟着安定了下来。

“学生明白。”

只是再早有所料,待云收雨歇后,千祈祷万祈祷不要过来的雨水小洪锋,仍是不期而至。

“咔!”

最中间的两根木桩晃了晃,竟然被水流冲起。

“护桩!”有人纵身跃上竹筏,怒吼着扑向缺口,肩扛装满石头的筐笼扎进急流。

水流带着人撞向木桩,撞得他猛地吐出一大口血,但扭曲的竹笼骨架硬是卡住了缺口。

“不要命啦!”

众士卒连忙上前帮忙。

镇东将军看到刚才发生的这一切,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她认得出来,这是一个来自越巂的将校。

南乡与越巂的儿郎,是大汉军中最为精锐,也是最不怕死,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