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面(2 / 3)

加入书签

后汉书》,里面有一句“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琨玉秋霜,这个词形容此刻的如月再合适不过了。

除夕那天,苏苏过来同我一起过年,我特地做了几个小菜,如月得知后,也备了酒和吃食,加入了我们。

我们喝着酒,唱着歌,快活似神仙。

酒过三巡,想到被杖毙的兰儿,我和苏苏哭着抱成一团。

如月叹了口气:“你的意思是,兰儿,没有下药?”

苏苏一把鼻涕一把泪:“都说了,兰儿不可能下药的,她连只苍蝇都不敢拍死。”

如月:“有人诬陷她?”

我觉得不是:“兰儿性情温顺,向来不得罪人,况且她不过是一个小小宫婢,为何要诬陷她?只可能是替人顶罪。”

苏苏似乎才恍然大悟:“对!一定是的!”

如月沉思许久:“邓宝林若是诞下皇子,便是陛下的长子,你们说,谁会坐不住?”

其实我们心中都有了答案,只是不敢说。

苏苏哽咽着说:“可是.......陛下不是最宠爱邓宝林吗?他为何不替邓宝林讨回公道?”

如月比我们通透得多:“那是因为,比起邓宝林,陛下的江山更重要。”

苏苏:“原以为她去了紫竹宫便能过上好日子,没想到……呜呜呜,她娘该多难过啊。”

苏苏喝多了,一会哭哭啼啼的,一会又唱歌跳舞的,最后累倒伏在案边睡着了,我怕她着凉,给她披上毯子。

“载元二年,一月。”

我好笑地低语:“总算是换年份了。”

如月却猛地看向我:“你说什么?”

“哦,我这人老幻听,每月初一都会听到报时。”

如月震惊:“你也能听到??”

我更震惊:“你也能??”

如月笑了:“我就知道,你和我一样,是特别的。”

我不胜酒力,已然昏昏欲睡。

不行,等我明天酒醒要好好盘问她一番。

第二天一早,如月一如往常来到珍宝阁,我逮着她就问起昨晚之事,她竟然和我装糊涂:“你说什么呢?什么报时?我后来喝多了,不记得了。”

恼得我呀!

春天很快便过去了,等到夏日蝉鸣声起时,陛下突然改变方针,断绝与北齐的丝绢贸易。今年热天格外酷热,莫说没有种植粮草一门心思织布去了的北齐,便是大梁的囤粮也堪堪仅供国内自己百姓吃。

如同我与“喂”商讨的结果,大梁的王军很快便打下了干旱和饥荒并交的北齐,占领了要塞。

陛下龙颜大悦,大赦天下。

我想起还被皇上关在天牢的户部尚书,也不知他在不在大赦名单之内。

载元二年,腊月。

大军浩浩荡荡班师回朝,苏苏一大早便拉着我去城墙上看,可没想到我们还是去晚了,城墙上早已站满了人,都是情窦初开的小娘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议论诸位小将军。

苏苏突然激动地拍我:“孟瑛你看,那位小将军真是丰神俊逸啊!”

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竟然是“喂”!

他真的从军了!

他黑了一些,也更瘦了,穿着将军的盔甲,英勇而挺拔,在人群中分外醒目。

宫婢和女官们都在小声惊呼,我站在人群中间想大声呼喊他,却不知道他的名字,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从城墙外走入皇宫之内。

我闷闷不乐地回到了珍宝阁,看着平平无奇的四周,想到“喂”如今的风光,只觉得和他一起住在值夜房的日子,宛若隔世。

可没过几日,有一个小太监忽然偷偷摸摸给我送来一封信:

“孟娘子,近尚安否?吾从军,师克还,父俱出狱。安好,勿念。”

落款是强劲有力的两个字——郑勉。

我拿着信,短短一行字,读了一遍又一遍。

郑勉,当大将军,救出父亲,你终于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除夕宫宴,陛下将参与征战北齐的大小将军都请进了皇宫,我听着紫宸殿传来的丝竹声,想象着郑勉在酒席上的模样。

“孟娘子。”珍宝阁门口传来许久未闻的声音。

我不可置信地看向那人,他身着一套银蓝色锦衣,威武之中透着书卷气,挽起的发髻青丝如墨,肤如玉,一双深邃的眼睛含着浓浓的笑意。

“喂?”

他笑了,目光灼灼地看着我:“不是都已经告诉你我的名字了吗?”

我小小声:“郑将军。”

他不说话,只拿出一个盒子。

我接过盒子,指尖触碰到了他的,纵使之前为他擦身、上药,此时此刻却还是紧张地屏住了呼吸。

我打开盒子一看,是一只精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