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笑傲江湖(比试 下)(2 / 3)

加入书签

是惭愧,还望二位庄主指教。适才说甚么‘久仰四位庄主大名’,只是客套之词。”

黄钟公点了点头,道:“黄钟公、黑白子甚么的,都是我们自己取的外号,我们原来的姓名早就不用了。少侠从来不曾听见过我们四人的名头,原是理所当然。”

右手忍不住翻动琴谱,问道:“这部琴谱,你是诚心借给老朽抄录?”

易华伟点头道:“正是。只因这琴谱是童大哥所有,晚辈才说相借,否则的话,前辈尽管取去便是,宝剑赠烈士,那也不用赐还了。”

黄钟公“哦”了一声,枯瘦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黑白子道:“你将琴谱借给我大哥,那位童兄可答允么?”

易华伟道:“童大哥与晚辈是过命的交情,既是在下答应了的,再大的事,他也不会介意。”

黑白子点了点头,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几分。

黄钟公道:“易少侠一番好意,老朽深实感谢。只不过此事既未得到童兄亲口允诺,老朽毕竟心中不安。那位童兄言道,要得琴谱,须得本庄有人胜过你的剑法,老朽可不能白占这个便宜。咱们便来比划几招如何?”说着,他站起身来,目光炯炯地看着易华伟,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挑战的意味。

易华伟脸上露出一丝难为神情,说道:“童大哥一时好事,说这等话,当真令晚辈惭愧已极。四位庄主不责狂妄,晚辈已十分感激,如何再敢和大庄主交手?”

黄钟公微笑道:“你这人甚好,咱们较量几招,点到为止,又有甚么干系?”

说罢,回头从壁上摘下一杆玉箫,递给易华伟,说道:“你以箫作剑,我则用瑶琴当作兵刃。”

黄钟公从床头几上捧起一张瑶琴,微微一笑,说道:“我这两件乐器虽不敢说价值连城,却也是难得之物,总不成拿来砸坏了?大家装模作样的摆摆架式罢了。”

易华伟接过黄钟公递来的玉箫,仔细端详。那箫通体碧绿,材质是上乘翠玉,触手生凉。靠近吹口处,散布着几点朱斑,颜色殷红,玉的碧绿与斑的殷红相互映衬。

再看黄钟公手中瑶琴,琴身颜色暗旧,琴身纹理古朴,一望便知是数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古物。

易华伟见实在无法再推辞,便双手横捧玉箫,说道:“请大庄主指点。”

黄钟公微微点头,回应道:“风少侠请!”

易华伟深吸一口气,提起箫来,手臂轻轻一挥。随着他的动作,风拂过箫孔,发出一道乐音。

黄钟公听到乐音,右手在琴弦上拨弄几下,琴弦振动,发出清脆琴音。与此同时,他顺势将琴尾朝着易华伟右肩推去。

琴尾推至半途,动作陡然一变,突然横转,古琴侧缘如同一把锋利的刀锋,切向易华伟右腕。这一式“焦尾切金”,乃是黄钟公将斫琴匠人的斧凿功夫巧妙地化入武学之中。

易华伟眼神一凛,玉箫下压三寸,箫尾精准地抵住琴身岳山处。两件珍贵的乐器相触,竟无半点声响。原来,两人都深知这两件乐器的珍贵,同时也在暗自较量内力,皆将内力含而不发,试图在无声无息中探寻对方的虚实。

黄钟公见一招未得手,左手中指突然勾动宫弦,一股音波裹挟着寒冰真气,如同一股暗流,直冲玉箫孔洞。

易华伟感受到那股寒意扑面而来,手腕急旋,玉箫在琴面上划出半圆,正是泰山剑法“天门云梯”的卸力法门。这一招使得行云流水,恰到好处地卸去了黄钟公的寒冰真气。

黄钟公见此,顺势将琴身斜推,五根琴弦突然绷直如刃,竟是失传已久的“五弦分金手”。黑白子手中的茶杯在这股强大的气劲下突然炸裂。

黄钟公每次拨弦时,琴轸都会微微转动半格。这架唐代雷氏琴暗藏机关,五根冰蚕丝从琴底延伸至房梁,借助建筑结构增强音波威力。

易华伟不急不躁,玉箫连点七次,每一击都精准地打在音波震荡的节点上。黄钟公见此,鬓角渗出细汗,突然五指轮扫,七根琴弦同时震颤。古琴龙池处忽地弹出一枚玉轸,带着尖锐的破空声射向易华伟眉心。

“小心凤沼!”

黑白子脱口而出。他早知这张“九霄环佩”琴腹藏有三枚暗器,却未料大哥真会动用。

易华伟听到提醒,玉箫急转,使一招“石敢当”直刺地面。青砖应声碎裂,身形借反震之力后仰,玉轸擦着鼻尖掠过,深深嵌入身后梁柱。

黄钟公趁势抢攻,琴身横扫下盘。易华伟玉箫点地跃起,半空中连换三种身法,却始终被琴弦发出的音波笼罩。在空中不断变换着身形,试图寻找音波的缝隙,每一次变换都带着凌厉的气势。第五次变向时,玉箫突然穿过音波缝隙,直指黄钟公右肩井穴。

“来得好!”

黄钟公右手小指勾起羽弦,琴身突然竖立如盾。玉箫点在雁足处,精钢打造的琴足竟被点出凹痕。两人内力相撞,房内烛火齐齐暗了一瞬。

易华伟落地瞬间,黄钟公左手连弹七下。七道音波在房内折射,最后竟在易华伟膻中穴前三寸交汇。这手“七曜同宫”需同时计算音速与房内回声,正是黄钟公三十年苦修的绝技。

易华伟手中玉箫突然发出长吟,以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