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风浪海上陶瓷路(2 / 2)
行”。自此,龙泉溪宛如当时温处间的“高速公路”,其通航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青瓷贸易量也随之成倍增长。小梦石刚想向穿越号机器人手机求援,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片文字——南宋至明初这段时间里,龙泉窑的烧制技艺和生产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瓯江两岸窑火通明,烟火林立,龙泉境内的窑址多达390多处,龙泉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瓷窑遍布金村、小梅、官桥、查田、茶丰、道太、安仁等瓯江两岸的码头。龙泉肩负起了当时对外运输的重任,瓯江上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观景象,这一繁荣局面持续了数百年之久。在北宋早期至南宋晚期再到明中后期约600年的漫长时间里,龙泉窑始终是全国最大的瓷器出口基地,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的内陆起始地。梦弟也想向穿越号机器人手机求援,他的眼前出现了一片文字——近年来,太仓海运仓遗址、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福建和宁波等地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均出土了大量的青瓷碎片。在新安沉船、南海一号沉船以及福建、东南亚等多地的沉船考古发掘中,更是发现了大量的龙泉窑青瓷产品,其占比最高可达70%-80%。明初,朝廷实行海禁政策,尽管通过朝贡体制,中国仍可与琉球、占城等国家进行朝贡互市,但这种近乎配额制的朝贡贸易,根本无法满足全球对龙泉青瓷的旺盛需求。以至于琉球使者在来华期间,甚至不惜冒着风险,私自前往龙泉购买青瓷。例如,明永乐二年(1404)就有使者“私赍白金诣处州市磁器”。小波对机器人手机说,机器人手机,快帮我,小波眼前出现了一段文字——在北宋至明中后期约600年的时间里,龙泉窑在全球瓷器生产与贸易领域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不仅如此,由于贸易交流的频繁开展,还带动了技术层面的交流,东南亚、中东等地的制瓷业也受到了龙泉窑的深刻影响。作为当地与朝廷税收的重要来源,当时的地方政府对龙泉青瓷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特别是在朝贡互市的洪武年间,政府深度介入青瓷航运管理。小明对机器人手机说,机器人手机,快帮我,小波眼前出现了一段文字——《处州府志》记载:“韩时中,洪武末同知,廉洁公平。督运海舟青器,措置得宜,民心悦服。”这表明当时的青瓷航运并非由龙泉本地管理,而是直接由处州府的副手同知负责管辖,如此之高的管理级别,充分体现了当时地方政府对青瓷贸易的高度重视。即便在龙泉青瓷逐渐走向没落的明成化年间,龙泉窑冶税收仍有钞13777锭2贯775文、铜钱137976文,这一税收数额是当时龙泉较为盛行的铅冶课税的23倍之多,从中足以看出龙泉青瓷强大的财富创造力。小燕子也向穿越号机器人手机求援,眼前出现了一片文字——海量的贸易为当地创造了巨额的财富,金村、大窑、小梅、大梅、黄南一带人口稠密,文化昌盛。大梅等地一直流传着十里长街的传说。在宋代至明初,从官桥码头到大梅,一直到大窑,沿途皆是房屋,街道长达十多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灯笼。传说当时大窑出了一位娘娘,乘船回娘家时,船行至官桥码头已是夜晚,娘娘与随行人员正是借着灯笼的灯光才得以顺利走到大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