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2 / 3)
说什么都晚了,这些年的苦端静该吃的都吃了,谁也替不了她也不能说一句感同身受。所以啊,就这么留在京城挺好的。董鄂家那小子乌拉那拉氏也见过,长得标标志志白白净净的哪里不好。还说什么怕李氏不高兴,分明不高兴不舍得的人就四爷自己。
舍不得是真舍不得,舒宜公主出嫁当天四爷脸板得像是要吃人,弘晖弘昀要领着好些堂兄弟一起送嫁去都统府,四爷都只摆摆手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后来胤俄回来说,他亲眼瞧见皇上眼眶都红了。要不是背过身去躲得快,他说不定还能瞧见老四因为嫁女儿落泪,这多难得一见啊。那会子胤俄嘲笑四爷一点情面都没留,现在轮到他心绪复杂进宫来求赐婚的圣旨,四爷岂能轻易放过他。
“老十,你也有今儿啊。前年舒宜嫁人的时候你怎么跟朕说的来着,如今轮到你了吧。”
“皇上,臣弟真是好心劝您放宽心,您怎么还能记到现在呢。”胤俄当时见老四那副要哭不哭的样子,确实是忍不住说了几句风凉话,现在轮到自己要给尼楚格定亲事了,四爷当时只随口说了两句,让胤俄以为这事就这么了了。
却不想人家万岁爷心眼小得很,从胤俄那儿套出话来,知道拉里达那小子想要跟着尼楚格一起去西北,等到开春之后尼楚格要出发时,他却跟不成了。拉里达长得好心思又活泛,当年别有所图拜了胤俄当老师,进进出出敦亲王府好几年,跟尼楚格见面说话的机会不多,但学识和心性却是正经被胤俄给练出来了。
进了理藩院以后,为人处事都踏实。不是那种油腔滑调人人都喜欢的,也绝不是木讷得不会办事不会开口的。
上官和地下的吏员提起拉里达,虽说他好命被敦亲王府的大格格看中了,但羡慕完了大多又还要加一句:这小子人活泛可心是实的,着实不错。还不错的拉里达被皇上赐婚要娶敦亲王府的大格格,这往后就更是自家人了。
没有放着懂事听话的侄女婿不用去用外人的道理,四爷一道口谕拉里达就成了旗籍清吏司的郎中,正五品的官职。
一部郎中要负责的事就比主事要繁杂多了,想要请假出京那是做梦。尤其拉里达的身份特殊,旨意下来第二天就被理藩院尚书专门加了过去。老大人啰啰嗦嗦说了好些,总体意思就是小伙子有前途好好干,既然决定了不回蒙古又要去亲王府的大格格,这办差事就更要用心。话都说到这份上,再想请假就真不行了。尼楚格看着苦大仇深的拉里达笑得眼泪都要出来,笑过了觉得自己有点坏。把人留在府里吃了一顿晚膳,又答应他这次出门肯定多给他写信,拉里达这才满心不情愿的把尼楚格给送出京城。
尼楚格带着人跟着沈娟的镖队出了京城往西北走了,留下可怜巴巴的拉里达还得天天往老丈人府上去。
没过门的女婿殷勤得不像话,中午在外面吃到一道好吃的菜,都得现点了让人送到王府去。等下午衙门里没事了也不回家,溜溜达达的就往敦亲王府去。门房上的小子远远的见着大姑爷,立马迎上来给他牵马。拉里达手松,王府前院这些小子光是从赐婚到现在已经从他手里得了不少赏钱。现在王府里的人都知道,只要嘴甜喊拉里达做姑爷,这大姑爷可好说话了。“王爷呢,在前院还是后头。”
定了亲那就是自家人,府里的关防对于拉里达来说就形同虚设。给他收拾的屋子就在弘暄院子里,书房的东厢收拾出来,有时候弘暄跟这准姐夫聊得投契就干脆睡在书房,不回后面来。
“王爷和大阿哥都在前院书房,再有半个月圣驾就要出发,王爷说您来了就赶紧过去,别去福晋那里卖乖,忙着呢。”领路的小厮是把胤俄的话全盘学了过来,听得拉里达哭笑不得。自己长得好,在讨好丈母娘的时候多少占便宜,可敦亲王这老丈人不好糊弄,人家要挑拣女婿哪能老让福晋在旁边帮倒忙。知道自己过来每次都得先去福晋那儿请安,就干脆不让自己去了。不过忙是真的忙,四爷登基六年了一直都在忙,先帝晚年仁厚,朝廷里又有一帮子功劳深厚的老臣们,君臣之间有情义处得不错,可这′不错′的背后,便是大把和稀泥的懒政怠政。
皇上想要做仁君,想要全了这一场君臣之情,好些事能带过的就都带过了。带不过的干脆不往先帝跟前说,反正又不是什么要造反的大事,贪墨些银子算得了什么。
四爷对这些人那可都是记着小本本的,这位阎王一登基,前儿个还说要给先帝结结实实守孝三年,转头就把之前记下来的帐摊出来,一桩桩一件件的跟那些过惯了好日子的老臣们算。
别说什么三年不改父之道才是孝顺的话,四爷都敢一天不打折的给先帝守孝三年了,哪个傻王八蛋还敢拿这个来说嘴。也就是到了这会儿,被四爷差遣得提溜转累得要死的兄弟们才反应过来,老四这个黑了心肝的肯定是早就想好了。
先把守孝这事提出来,再趁着这三年时间把该收拾的臣子都收拾干净。等孝期过完朝廷里的老臣该处置的处置该留下的留下,这才是真正的新朝新气象。想得都挺好,吏部户部连同内务府和江南那一片,确实也被四爷从上到下在从下到上来回的梳了好几遍,江南织造那几个世家全被抄家带回京城来,为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