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2 / 2)
行。宋允知轻声回应:“自私是绝大部分人的天性,原本握在手里的东西,如今要舍出去,谁能愿意?别说他们,即便是朝中的官员,真让他们为国奉献多半也是不肯的。属下,站在个人的立场上,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这是人性,少有人能够超越人性。但是我与殿下既然身在其位,便得跳出个人立场,从全局考量。”说到自私,权贵难道不自私吗,甚至,皇家难道不自私吗?都是自私自利之人,可是为君之人,得想方设法为天下万民考虑。萧宝玄若有所思,他来这里见识到了太多与宫中教导不同之处,一切与他想象的大相径庭,但是萧宝玄还是希望能多看看这些不同,他不愿意一辈子活在身边人编织的美梦之中,整日听他们歌功颂德,甚至不知真正的世情是什么样的跟着宋允知的日子不大好受,仅仅两个月而已,萧宝玄便瘦了许多,人也显得更高了。见识的东西多了,眼中仅存的那点懵懂也都散了个干干净净。照顾他的内侍都觉得殿下的变化大,简直是脱胎换骨,相貌上的变化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心态上的变化,殿下更成熟了,也更有主见了。宋允知不遑多让,卢蒙本来是嫌他布置的活累得慌,但是看到宋允知消瘦成这样,只能默默地替他多分担点儿。
光是重新测算北方的田地,便花了整整六个月的功夫,初步测算完之后,宋允知又领着户部一干人等去核查。
他将人手抽走了,户部自然也就没人了。
长安城内一直都是缺人的,自从王新投降之后,前朝的班底也就废掉了。这些人在郑廷上位时也是个墙头草,皇上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印象,都给打发了。也就只有王新一家跟郑太后待遇好些,捞到个不错的住处,除了没有前程,吃穿用度总是不愁的。其他人则是一落千丈,彻底没了官职。朝廷多出了这么多空缺,皇上理所当然想着开恩科,多召一些北方的有识之士入朝为官。
此事本来该在明年办,但因为宋允知抽调人手,冯尚书忍无可忍前来告状,责怪陛下不能什么都紧着宋允知,宋允知的活儿重要,难道户部原本的活就不重要了吗?
冯尚书气势汹汹,皇上不得不将明年的恩科提前了,年前就办。恩科举办之际,宋允知这边的活儿也接近尾声了。摆在他案头的是几本厚厚的"鱼鳞图册”,就是仿照后世画出来的。萧宝玄依在宋允知身边,随手翻着地图:“有了这些,今后便真的能按照田产多少来收税吗?”
宋允知并未点头,他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刻意引导萧宝玄,没有什么比教导一位君王更富有挑战性了,他委婉道:“若是陛下对税收一事分外上心,那三五年内应当是没有人使幺蛾子的。但长久下去也不好说,毕竞负责收税的是地方官吏,盲目加征田税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隐匿田产对于地主而言也不是难事儿,所以……”
萧宝玄情绪低落了些许:“所以,即便有了这些也不能一劳永逸,对吗?”是的,宋允知心道,这本就是不公正的世道,想要靠着这点图册就让百姓免受压迫,根本不可能。宋允知点头之后,还在打量萧宝玄的神色。出乎意料的,萧宝玄并没有难受多久,很快便振奋了起来,甚至还有一股莫名的自信:“无妨,我会督促父皇的。”他们好不容易完成了南北一统,好不容易解决了郑廷,绝不能让悲剧再次上演。若是将来,父皇也忘了,只要他不会忘了百姓就行,他会比父皇,做得更好。
宋允知看出了点苗头,压住了嘴角,却还是露出了点笑容,看来他们这位将来的储君殿下很有魄力嘛。
“殿下,这次的鱼鳞图册只是个开胃小菜,接下来还有更重的活哦。”萧宝玄目光坚定,不怕,他相信自己跟允哥儿会做的一次比一次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