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7(2 / 5)
厨房里弥漫着温润的香气,陶栀子耐不住,时不时探头张望,眼巴巴地盯着锅里咕嘟咕嘟翻滚的汤。
“要多久?”
陶栀子已经端坐在厨房门口的椅子上,双手托腮,眼神很是期待。香气慢慢从厨房中飘出,灶台上的厚底汤锅在小火上冒着咕咚沸腾着。“快了,等汤收浓一些。”
他转身出了厨房,顺手在她手里塞了跟芝士棒,“饿了可以先垫垫。”陶栀子并不饿,就是馋,于是将芝士棒放在手里把玩,乖乖等着他,也不打开包装。
江述月倒是从容不迫,见她靠近,随手舀了一小勺汤,轻轻吹凉,送到她唇边:“尝尝?”
陶栀子眼睛一亮,立刻低头抿了一口,汤汁醇厚,带着熬煮后的咸鲜和笋的清甜,鲜美得直钻入心底。
她口味淡,咸肉里面释放出来的咸味很有深度,也恰到好处。一锅腌笃鲜终于熬好,江述月为她盛了一碗,推到她面前。陶栀子捧着热乎乎的汤盅,小口吹着气,一边满足地喝着,一边抬头看向江述月,开心的时候双眼会弯成月牙。
她听说很多夫妻到后期都会转化为亲情,昔日的心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殆尽,只剩下柴米油盐和孩子。
听着像个恐怖故事,如果将生活过成一潭死水,对于陶栀子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尽管也许会有无数长辈会说:这就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但是她将信将疑,至少到现在,她对江述月的感情不降反增。“江先生,你有什么法子让我们一辈子相爱吗?”她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叫他“江先生”,分明是个极有距离感的称呼,却被她寻到了趣味。
江述月静静地看着她,眼底倒映桌上烛光的微亮,放下手中的汤匙,目光平静而专注地落在她身上,仿佛在思考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相爱一辈子?"他轻声重复了一遍,语气里带着一丝微妙的认真。就好像,他早已默认了这个答案,所以反而没有往其他的可能性去想。陶栀子点点头,眼睛晶亮地看着他:“对啊,大家都说爱情是会消磨的,激情会褪色,到最后都变成搭伙过日子。但我不想只是搭伙,我希望每天看着你,都会心动。”
江述月低笑了一声,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像在打理一束铃兰,“你在担心什么?”
陶栀子倒没有将这个问题看得过于严肃,只是如寻常那样问他那些让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
“当我们长期接触相同的刺激时,我们的情感反应会逐渐减弱,比如我之前喜欢吃芋泥蛋糕,会被它的味道惊艳,但每天喝相同的蛋糕,三个月后我就没有体会到当时的惊艳,一切回归了平淡。”“是的,这是大脑的一种适应机制,它会自动降低对重复刺激的感知来节省认知资源。"江述月用理论佐证了她的发现。他们的对话是有些反常规的,按理说很多情侣都会在热恋初期避讳谈论这些,但是江述月永远为她陈述事实。
如果她想追求生活的真相,担忧爱情的结局,那他就会告诉她,理论上如果顺应人性的结果,并给她一个解决方案。陶栀子咬着勺子,歪着头思考了一下,随即皱起眉,有些忧虑地问道:“所以你的意思是,不管多相爱,最后都会变得……无聊?”“不是无聊,而是稳定,但这不代表激情一定会消失。"江述月语气温和,似乎一点都不担心这是不浪漫也不满意的答案。不知道是不是他天生的思维习惯,让他永远不会选择逃避那些让人伤心的感性的猜想,而是直面残酷的现实。
斯特恩伯格有一个爱情三角理论:理想的爱情是由激情、亲密、承诺三者组成的动态平衡。
“激情的确会在一段关系的初期占主导地位,但长期关系更依赖亲密和承诺的培养。"江述月的答案呼之欲出。
陶栀子若有所思地眨了眨眼:“所以你的答案是……。”江述月嘴角轻轻扬起,低声道:“保持新奇感,同时强化亲密和承诺。”他顿了顿,似是思索着合适的比喻,随即继续道:“如果爱情是一团火焰,激情是最初点燃的烈焰,炽热但短暂,而亲密和承诺就像耐燃的木炭,让人焰持续稳定燃烧。要让爱情维持一生,就要不断往火堆里添柴,而不是等它自象熄灭。”
陶栀子眨了眨眼,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抿着唇笑了一下,夸他:“这比喻还不错。”
“换种方式,要想维持爱情的新鲜感,就需要′多巴胺激励机制',多巴胺是大脑中的奖励信号,和新奇感、冒险体验、挑战未知密切相关。所以,我们需要不断一起去尝试新鲜事物,创造新的体验,而不是被日复一日的惯性吞噬。”“比如一起去世界冒险!"陶栀子立刻抢答道,一瞬间好像被童年的中二灵魂冒险。
她突然想通了什么,类比道:“这就像《海贼王》为什么能连载二十多年却依然有无数人追随,因为它不断有新的世界观、新的冒险、新的伙伴,永远有未知的海域等待探索,所以即便是最初的观众,哪怕已经成年,依旧会被吸引,继续追随…
她说到一半才意识到没有问过江述月是否看过《海贼王》,但是他的回答已经说明了一切。
“如果路飞一个人一直待在东海,没有同行的伙伴,没有更远的航线,那故事也不会精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