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嫉妒作祟(2 / 2)

加入书签

为她穿衣洗漱,梳发装扮。

他不爱坐等猎物上门。

与其徒劳嫉妒,倒不如换自己上手。

云心月也没想太多,以为是小厮伺候他时,他记下了。整装完毕,她跺了跺脚,让鞋子更贴合,便要蹦出门去。楼泊舟伸手拉住她的手腕:“很久没抱过了,今夜可以先补三个时辰吗?”她一下没反应过来,就是觉得这个时间长了点儿,不知道今晚有没有那么长的功夫,迟疑了一下。

楼泊舟知道她吃软不吃硬,垂下眼眸,看着她眼睛:“你答应过的。”“行。”

楼泊舟悬着的心定下,跟她手牵手下楼。

春莺和秋蝉捧着热水守在门外,低垂双眸,等他们两人走到楼梯口,就把热水塞给侍卫,跟上去。

熬夜组吃过午饭,还没去打听“狐仙"的事情,偷粮人落网,即将要在县衙开堂审问的消息就走开了。

镇民奔走相告,脚步匆匆。

云心月爬到高处,啃了一口冬日里难能可贵的水果:“要不,我们也去看看?”

她对这件事情很好奇。

主要是好奇那些粮食到底怎么被运走。

天边飘雪,楼泊舟撑了一把红伞,被云心月嫌弃,换了一把金丝伞。金丝伞虽然华贵得夸张,伞沿还有细细的金链子与流苏,以及大颗的各色宝石坠下,但是好歹没有什么可怕的传说附身,用得安心。就是容易被人一眼认出,请到堂上一旁落座,共听审案,没办法和其他老百姓一起旁听。

知县和县丞等人得知圣子和公主到来,赶紧出来迎接。“下官迎驾来迟,还请圣子、公主恕罪!”乌泱泱一群人拜下。

对这几位一开始就求见,但是拒绝多遍还往上送礼的官员,云心月和楼泊舟神色淡淡,自己坐下了才让他们起身,各办各事。古三郎端来一盆炭火,摆在云心月旁边:“县衙简陋,还请公主将就一“劳古郎君费心了。”

呆久了,云心月也把逢人就说“谢谢"的毛病改过,换上入乡随俗的说法。楼泊舟垂眸扫一眼炭盆,弯腰捞起她的手捂了捂。的确有些凉。

是他还不够仔细,应当找来手炉给她暖着。大

忙乱好一阵子。

县令坐堂上,开始审人。

堂下跪着的是一名穿皂衣红褂的捕头,云心月记得他。他经常跟在赵昭明身边,对方唤他“六子”。“大胆刘六郎,居然敢和鬼头寨的匪徒勾结一处,盗取朝廷缴税的粮食,该当何罪!”

民间很多人不会取名,怕乱取坏了孩子气运,便会干脆用排行为名,拿口头叫的称呼当名字。

六子明显就是这类。

他也有三十好几,身材壮实,从刚才四下喧闹时,便一言不发,只低着脑袋。

此时,县令再三发问,他也不说。

要不是听过他说话,云心月都以为他是个哑巴了。赵昭明身为负责刑事的属官,在一旁看得心焦:“六子,你在县衙多年,跟过三四任县令了,我不相信你会助纣为虐。”这会儿,六子才开口说话。

他说:“我没什么好说的,我的确跟他们是一伙人。”云心月:“!!”

他怎么比柯南里的犯人都要主动招供。

“放肆!"县令拍响惊堂木,“既然你已经招供,那就下狱,等候处决!来人,将他拖下去。”

捕头没拖,反而把他扶起来。

县令又宣偷粮人。

为首者一共有三人,脸上都戴有木头做的面具,着一身破落棉衣。云心月小声问旁边被派来伺候的赵昭明:“他们为什么戴着面具?”对方好似为了抓这伙人,一夜未眠,眼下青黑一片。“回公主话,今晨已验过,他们脸上有伤,太过可怖,便免了摘掉面具。”赵昭明垂头小声回话。

原来如此。

不过什么伤那么恐怖,居然让他们免了摘面具。“大胆狂徒!"县令又拍惊堂木,“速速把你们的罪行招来,坦白从宽!”云心月……”

这县令好浮夸,跟唱戏似的。

堂下为首的人哂笑:“罪行便是偷粮,县令不是已经人赃并获了,还有什么可审的,直接判就是了。”

云心月:“??”

她侧身靠近楼泊舟,小声嘀咕:“这些犯人是不是不对劲儿?”为什么那么好审。

“也许吧。“楼泊舟盯着他们面具边沿,垂眸将少女歪过来的飘带抓住,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