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1 / 2)

加入书签

第121章真相

郑明珠放下扶着门门的手,却没有转身。思量许久后,才想起萧姜所说的怪症。

“太医令查不出症结所在,也无计可施。”萧姜目光模糊望向殿门,开口:

“医士今日不会再来,再多坐片刻吧。”

郑明珠没说话,转身回来,重新坐在案旁。男人已穿戴整齐,自行上过药后,药瓶被妥当放回木盒中。“怪症发作时,痛意真切入骨。”

“有时如长剑刺入心脏,白绫勒断喉咙。有时是周身冰冷,像血气点滴流尽,浸泡在酒缸中。”

萧姜语气淡然,眉眼低垂,神色有几分惘然。“或许,我命不久矣。”

郑明珠看向萧姜,见他没有半点玩笑的意思,立刻打断:“别说这些。”

“就算真得了什么怪症,天下之大,也能找到医治的法子。”“想要的还没得到,你甘心就这样死吗?”萧姜轻笑不语,视线若有似无投在身旁,不断描摹少女模糊轮廓。晚秋时节,距年关不剩几月,前朝各司忙碌。少不得需要晋王出场面的时候。

郑明珠多次向皇后请求出宫去晋王府,但十次有八次被拒。借口都是晋王政务繁忙,不能搅扰。

陛下的身子愈渐衰弱,免不得提前筹备丧仪,忙碌些也是应该的。所幸萧玉殊时常递信进宫来,或报平安,或诉琐事。与日日相见没什么区别。

有时,郑明珠会偷偷跑去锦丛殿,与萧姜商议来日的计划。或什么都不做,只是待在锦丛殿消磨午后的乏味时光。随着天候渐冷,她也不愿在冷风口里走那么远的路,连萧姜那里也去得少。北风连刮三日,殿门紧闭,依然能听到外面的呼啸声。干碎枯叶打在窗牖上,发出咯噔咯噔的响声,扰人清梦。

炉火暖,郑明珠卧在榻上,额前发了薄汗。她又做噩梦了。

近几日只要闭上眼,便是那些令人心烦意乱的梦。不同的是,梦中的身影面容,越来越清晰。

梦得次数太多,再回想起那男人赤身裸体的模样,竞也没什么难堪的感觉了。

其余的特征梦醒后会渐渐淡忘,唯记得他耻骨旁那两颗淡红的痣。的确像萧玉殊。

可又…截然不同。

也没有旁人了。

郑明珠再睡不着,起身看向窗外。北风不知何时停了,鹅绒大雪簌簌飘落。天地寂白一片,银装素裹。

外殿的小宫娥跑回院中,踩出一排齐整的脚印,轻快地喊着:“梅花开了!”

不多时,两道人影从偏殿出来,像是郑兰和郑竹。她们提着木编篮,朝宫门外去,可能要折梅花回来做糕。

许是被漫天大雪吸引,方才梦中的沉郁消解大半。郑明珠下榻穿衣,披上厚重的棉锦斗篷,随意从库房找出个瓷瓶和长剪,独自向游园去。行至半路,脚步一转,便又到了锦丛殿前。长街寂冷,一墙之隔的掖庭里却传来女子略带疯癫嬉笑尖叫声。她听了好半响,才推开殿门。

南地的狐狸,第一次见到长安的雪,在雪地里冬嗅嗅、西闻闻。不停地乱转,像团会跑的火。

萧姜坐在廊下,视线随着狐狸的动作而游走。他现在还看不见,眼睛不知何时能痊愈。

痊愈后,萧姜便该去封地了。

虽然还没有明面的旨意,但此事已敲定,没什么转圜余地。山高路远。

此生也不能再见几回。

“瞎子,过来。”

萧姜早注意到院中多出来的影子,先一步起身,依言来到宫门口。没等站定,一只冷凉的东西便被塞进怀里。

他摸了几下,认出是插花瓷瓶。

“跟上。”

郑明珠换了个方向,抄人少的小路前往游园。萧姜没问要去哪,只是跟在脚步声后,直到闻见与少女身上不同的阵阵梅香。

他抬手,抚上眼前那团模糊艳色,几片花瓣卷起新雪落在掌中。出神间,耳畔已响起咯吱咯吱的声音。

郑明珠拿着长剪,已站在刺梅树前,默不作声修剪枝叶。“你在剪花枝?”

“剪去多余的,花树能开得更久。”

这些事,自有宫人来做,不用她来动手。只是这些被剪去的花枝扔掉可惜,还不如带回去。

刺梅花瓣小而稀疏,长满了尖刺,远不如普通梅树得世人欣赏。宫内游园也只在这角落里种下四棵。

郑明珠动作利落,半个时辰已剪完三棵。

树下落雪无尘,只有几片细小的红瓣。而不远处的假山前,素白瓷瓶装满花枝。

萧姜则坐在石头上,左右手臂各抱着大捧花枝。实在没地装,零星几株便塞在后颈衣领里。

一大一小两个瓶,都插满花。

萧姜盯着梅树前晃动的身影,模糊的视线不知何时变清晰了。身影也清晰可见。

梅花掩映的隙间,那张只见过一次的面孔时隐时现,总瞧不真切。他的目光逐渐焦灼。

炙热。

雪停后,天更冷。

郑明珠放下长剪,双手缩回袖口里,坐在花树后的长板石前小憩。隔着一株刺梅,二人视线相触。

郑明珠动作僵住,脊背霎时攀上凉意。

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忽而在脑海浮现。那种幽暗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