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不经意间的悟道(1 / 2)

加入书签

生活一旦一成不变,时间仿佛就会加速流逝。

转眼间,便过去了好几日。

陆渊每天都随李窈书以及李承元兄妹二人前往翠微山,听张文景讲解医道。

张文景讲,他听。

几日下来,他对医道的理解以极快的速度精进着。

按照张文景的说法,陆渊已经初步掌握了医道之理,再随他看些病症实例就能出师了。

出师以后,一切都要靠陆渊自己了。

但陆渊觉得他还差得很远很远。

至少他就没有张文景的那种能一眼看出他人症结的独特眼力。

不过虽然张文景没说,他也大致猜出来了,这种眼力应该与观想法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所以除去白日的学习与晚上的巩固外,他的观想也一日不曾落下,并且不知为何进步神速。

他观想的依旧是夜空中的残月。

以窗户为画框,凌乱的树枝为点缀。

残月当空,散发着莹莹微光。

除此之外,窗外的屋檐下还站着一道身影。

一道手持纯白色油纸伞的绝美身影。

她独自立于远端屋檐之上、残月之下,看不清面容,衣袂飘飘,青丝飞舞,如同月下仙子。

陆渊不知道她是谁,也不知她为何会出现在自己梦中。

但那日梦境之后,她便成了陆渊无论如何也无法摒弃的杂念。

只要观想残月,就必定会出现她的身影。

久而久之,她便成为了陆渊观想的一部分。

空中的残月愈发真实,月下的身影也愈发清晰。

或许有朝一日,陆渊能在观想中看清她背对月光的面容。

‘会是月娇姐还是窈书姑娘呢?’

陆渊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空空如也的屋檐,思绪逐渐飞远,缓缓陷入沉睡。

窗外的屋檐之上,手持油纸伞的白衣少女依旧静静伫立在月下,如往常一般柔情似水地注视着陆渊,伴他入眠,却不敢入梦。

少女一手撑着从未放下过的油纸伞,另一只手却拿着一尊模样精致传神的木雕。

木雕上的绝美容颜正是陆渊一直不曾看清的她的脸。

‘师父~’

……

翌日。

陆渊醒得很晚,朝阳已经高高升起。

他推开房门,走入院中。

老邓头不知从哪儿弄来了长条状的红纸,手持毛笔,在红纸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什么。

“这是在做什么?”陆渊有些疑惑。

老邓头理所当然道:“写对子啊。”

这并不能让陆渊心头的疑惑消除。

一旁的邓月娇似乎明白陆渊在想什么,她笑着解释道:“今天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过了今天就是新的一年了,所以今天又叫‘除夕’,写对子是一种习俗,除夕这天将对子贴在门两边,迎接新春。”

“新春?为什么不是新年?”

“呃……其实都一样,迎接新春是因为新年过后没几日便是立春了,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春天的开始。”

“没几日是几日?”

“每年都不一样的,因为二十四节气取自阳历,但春节却取自阴阳合历的农历。”

“阳历和农历有什么区别?”

“世间的天文历法有三种,一种是以太阳运行位置来划分时段的阳历,二十四节气就是取自阳历;一种是以月相变化划分时段的阴历,最后一种则是阴阳合历用以指导农时的农历,前两种历法都有其局限性,二者合一的农历更贴近世人的生活,所以大家一般都用农历。”

二十四节气均取自阳历?

先天八卦图恰好能演示太阳的变化规律,所以其每一个卦象都能对应一个节气?

陆渊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

阳历、阴历。

一阳一阴,不正对应着阴阳之道吗?

但是阳历本身就对应着一个完整的阴阳变化体系。

所以阴历是另一个阴阳变化体系?

两种阴阳体系相结合衍生出了新的阴阳体系,也就是农历。

而农历更贴近世人的生活?

邓月娇的一番话直接让陆渊陷入悟道之中。

首先阳历对应的先天八卦,他曾亲自推演过,事实证明先天八卦是可以无限往下推演的。

若是推衍出的卦象足够多,那么每一天,乃至每时每刻都会有一个卦象与之对应。

这些卦象共同构成了‘时间’。

而且推演出的卦象越多,就越是能演示阴阳二气最细微的变化,对时间的划分也越精细。

当然与此同时,对每一个卦象的理解难度也会倍增。

越接近表象越复杂,越接近本质反而越简单。

这或许就是先天八卦只有八个卦象的原因。

只需要揭示出大的阴阳变化规律即可,后人只要懂得了这个大的规律及其推演方法,就能往后随意推演,乃至应用。

至于阴阳合历的农历对陆渊的启发更大。

单一的阴阳体系并不足以完美演示出世间一切。

因为世间有无数套不同的阴阳体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