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之能,一介主事还是屈才了(3 / 3)

加入书签

来我们刑部这边很快就能接到陛下的调令了。"郑清容把先前杜近斋给她说的换了一种方式又说了一遍。她深知卢凝阳这个时候提起这个案子不是随便说说,这是想看看她的态度。她当然要好好表现表现。

她的话说到了点子上,卢凝阳微微点头肯定了她的应答,又问她怎么看这个案子:“你觉得这个案子落到我们刑部头上,我们要怎么查?”郑清容道:“大理寺和御史台能查的地方不多,无非是从死者身份和泥俑工匠两个方向深入,但案子到现在一直没有进展,那就说明这两个方向暂时无法获得更多信息,是个死胡同,与其再浪费时间死磕,不如另辟蹊径,从细节查起,比如死者是什么原因致死的?泥俑用的泥是来自哪里的?以及泥俑的存放地,也就是宅子这些年都有哪些人出入?”她昨晚和杜近斋对过,目前案子的问题是死者身份难以确定,泥俑的制作工匠也无法追定。

大理寺和御史台不是吃干饭的,他们查不出来的东西刑部再查也很大可能查不出什么,还不如从其他地方入手。

查死者是什么原因致死的可以从凶器判断,只要知道凶器是什么,顺藤摸瓜也就不是难事。

查泥俑用的泥是产自哪个地方可以进一步锁定泥俑工匠的行动轨迹,要是能查得细致,泥俑工匠的身份也能确定。

至于查孟财主那个宅子这些年有哪些人出入,是为了筛选哪些人有作案嫌疑,范围确实广了些,查起来需要些时间,但不是做无用功。她一说完,卢凝阳深深看了她一眼。

果然聪明,跳出了常人的惯性思维。

虽然都是查案,但她没有笼统宽泛地去查,而是专注其中一两个点,以小事为切入,深入发掘,就算最后查不到,但也有一定的收获。“以你之能,一介主事还是屈才了。"卢凝阳叹息道。他最是惜才。

当初胡源德被罗世荣等人逼得请辞,他为此扼腕叹息了好几天。昨日陛下显然也是有意让郑清容接手杨拓的位置做刑部司员外郎的,但是大臣们极力反对,这才退而求其次给了主事的位置。大臣们只觉得便宜了她,殊不知是委屈了她。郑清容拱了拱手:“能为朝廷和百姓做事,不委屈。”不骄不躁,不气不馁,如此品性,实在难得。卢凝阳再次哈哈一笑,向她抛出橄榄枝:“你可想参与此案?”正逢高员外郎告假,刑部司这边没有合适的人选,他也缺一个得力干将。各司的郎中和员外郎都是由各部尚书或侍郎提名,再由中书门下任命,他作为刑部侍郎,还是有举荐人的权利的。[1]“下官的荣幸。“郑清容心领神会,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卢凝阳最喜欢这种干脆利落的人,心情大好。恰在此时,有小吏来报,侯府差人来过问,郑清容何时去给符小侯爷赔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