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1 / 3)

加入书签

第23章023

黄述玉、黄兴邦被喊去吃早饭。

早饭是就着雪水吃烤饼。

这是黄述玉吃过最简陋的早饭。

黄述玉盯着烤饼深思,脸上的震惊之色还没有散去。她身侧的张麦穗把烤饼掰开,放咸菜雪水汤里。

“为什么没小菜?“黄述玉斜身靠近张麦穗,小声询问。两筐茄子、南瓜、豆角子、土豆放马车上没动呢!这是不打算炒菜了?张麦穗往嘴里扒着饭,含含糊糊说:“有小菜啊!”所谓的小菜就是咸菜雪水汤。

黄述玉右侧的宋继兰拍黄述玉肩膀,黄述玉扭头,就听对方说:“这已经是一顿相当好的早饭,最迟明天,你就会认同我说的!”两人催促黄述玉趁着汤还热,把烤饼泡在汤里吃。黄述玉照做。

早饭后,二排长带着知青拆除帐篷,负责后勤工作的两个吉省知青给马喂草料,又把炊事用具装回大车上。

起风了。

北风不断加大,肆虐地刮起地上的雪,好似要把整个荒原吹翻。知青的帽子、眼睛、围脖瞬间挂满了雪霜。几片盖帐篷的毡毯被风吹跑,一群知青猛虎扑食般追逐毡毯。足足晚了一个小时出发。

荒原上留下一串望不见尽头的足迹,回荡《垦荒队员之歌》。人工河河畔插上一面旗帜,一群人虎虎生威抡大镐刨河面上的冰块,两米见方的冰块被拖到冰面上,用麻绳捆住,拉着走远。负责后勤工作的两个知青没闲着,他们要去两里地以外的地方砍柴草。那里有一片桦树和草甸子。

树上的杂枝没人打理,杂枝多的砍不赢。

齐人胸高的大小叶樟,一镰刀就能砍一抱。两人埋头忙活一个小时,抬头看日头,已经不早了。两人急忙搓绳子捆柴草,拖着柴草回来,找冰化水给四十多号人做午饭。二排是出发当日拿到的物资。二排在食堂大门口集合,排长安排杨华、庞淑芳负责后勤,随后宣读任务,强调注意事项,在规定时间到达任务地点。二人听着排长讲话,切狍子肉。

两人切的肉,在行军路上的第一天就吃完了,干粮撑到今天早上。为了让战友吃饱饭,两人和面做窝头。

做饭困难重重,水烧了三个小时,不见开。后来水勉强开了,两人快速把蒸屉一层一层往行军锅上垒。下面蒸屉上的窝头熟了,上面蒸屉上的窝头不仅没熟,还冻成了冰疙瘩。无奈之下,两人把冻成冰疙瘩的窝头放锅里煮。从大车上掏出冻狍子肉,两人准备用咸菜和干辣椒爆炒狍子肉,结果狍子肉根本切不动,拿锯子锯,锯断了一根锯子。焖茄子、西红柿、豆角子、土豆,根本焖不熟。两人拿刀砍冻成冰疙瘩的泡菜,把泡菜装铝饭盒里,又把铝饭盒埋火堆里。下午两点多,知青终于吃上午饭。他们喝雪花汤,就着泡菜啃窝头。不过泡菜也所剩无几。

这一刻,黄述玉终于明白张麦穗、宋继兰那句话的意思。身体饱受寒冷和疲劳,心里总归想要寻求一些不一样的。晚上,知青都挤在一个帐篷里,沪市知青拿出自制的扬琴,给大家带来一首又一首好听的曲子,金娜美、李慧珍、朴喜文跳朝鲜舞……一个知青离开帐篷去小解,就看到帐篷四周整整齐齐趴着十几只狼,冒着绿芒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他腿软退至帐篷里。狼出动,撕咬帐篷。

一众神(木仓)手抄起五六半,人还没出帐篷,子(弓单)已经朝帐篷外边打去,吓跑了狼群。

排长去安抚吓到的马群,班长们指挥队员在帐篷四周点上火堆。排长回来,带着几个老知青端着(木仓),围着篝火坐下守夜。黄述玉睡梦中听到狼叫。早晨她才知道昨夜狼来了三次,叫声一次比一次凶,天亮排长带人寻着狼的足迹找过去,在草甸子里发现了许多狼的足迹。大家害怕狼群大白天袭击人群,上工带上(木仓)和子(弓单),放在伸手就能够到的地方。

狼群每天晚上在帐篷附近出现。

知青驱逐狼群,意外踢散篝火,差点烧着帐篷。泡菜在第三天吃饭,接下来几天,大家顿顿吃窝头喝咸菜雪汤。十一月的最后一天,二排踏上了返程的路。在路上遇到担架连,排长和担架连的排长许年丰是老乡,朝担架连喊:“许年丰,野营拉练见!”

许年丰会说天津快板,会把亲身经历编成趣味的快板书,会给队员读报纸,会把司号员的活做了,在帐篷外吹军号叫大家起床。担架连的知青对他又爱又恨。

“你欠我一场比武,记得还。"许年丰朝二排长挥手。【1973年11月30号,夜里,四分场担架连的两个新知青周辉荣、马威偷偷跑到山上寻找冬眠的棕熊,检查帐篷的门窗有没有关牢的许年丰发现两人,并追了上去,阻止两人。

两人跑进桦树林,试图甩掉许年丰。许年丰在桦树林遭遇狼群袭击,不幸身亡。]

黄述玉没想到弹幕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

担架连队伍没停,黄述玉跑到排长身边,大声喊:“报告,排长,我们只要开(木仓),狼群就撤退,我还没见过这么谨慎小心的狼群。我们不把它们彻底消灭,未来它们会不会成长成为一个大祸害!”黄述玉的声音引起了担架连的注意。

担架连连长让队伍原地休息,小跑过来和二排长了解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