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2 / 2)
今天一早就开始磨豆浆,做豆腐,把最鲜嫩的豆腐送给他们。
炊事班找老乡借锅做饭。
黄述玉对押尾的大卡车感兴趣,跑去研究轮胎上的防滑链。大卡车上拉着给养,捡掉队的战士。
成营长的声音从黄述玉的背后传来:“怎么,你也想坐卡车?”“不想。"黄述玉跑开。
李参谋过来找成营长去研究下一段行军路线,尽量在村子里宿营。看到了这一幕,他笑着调侃:“这个小黄同志,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黄述玉跑得快,没有发现李参谋,她跑去炊事班找师傅长。师傅长把鞋垫塞进鞋里,穿上鞋,离开了凳子。黄述玉坐下,把鞋垫抽出来放炉灶旁烤,火小了,她帮忙添柴。在野外宿营,条件不允许他们大展拳脚做一桌佳肴,在村里宿营,就有条件大展拳脚了,故而二连的炊事班没有掏出泡菜。李参谋和营部其他领导对这顿晚饭充满了期待,结果饭桌上没有泡菜。他们震惊!
他们不理解!
他们最终没找师傅长、黄述玉询问情况,就是想看看他们葫芦里到底卖了什么药!
老乡邀请战士们到他们家住宿。
老乡家住不下这么知青,领导安排一部人住老乡家,一部分人借老乡家的柴草用一用,在背风处挖一个洞,钻进去,把一切能够御寒的东西堵在洞口。有一垛柴草挖的洞太多。
这夜突然起了狂风。
柴草轰然坍塌,十几个知青在睡梦中被埋在里面。借宿老乡家的知青出门小解,看到这一幕,立即喊人救人。被埋的知青被人挖出来,他们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战友们打趣他们,他们完全不在意,还说:“不漏风,实在太暖和了。”第二天,大家自觉地把柴草复原。
因为指导员常说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们已经刻进了骨子里。队伍前进,路过公社。
“可爱的、可敬的战士们,你们辛苦了……“女播音员高昂的声音,一路送着他们走出公社。
出了公社,队伍接到命令,命令他们急行军80公里。目的地是43团驻地兴凯湖农场。
接下来队伍日夜兼程行军,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赶到密山。又是风,又是雪,天气恶劣。
他们每走一步,异常艰难。
司务长安排一堆人马先行,在连队经过的地方,烧好姜汤,等待战士们的到来。
为了赶路程,他们经过村子,没有选择在村子里宿营。举着马灯,拽着战友的行军包往前走。
今天的路程走完了。
他们此时在荒原上,就在荒原上宿营。
没有条件焖茄子、土豆、豆角子,切不动冻猪肉。先头队伍和后面的队伍选择蒸窝头,在窝头上面抹上咸菜,这就是他们的晚餐。三营二连的炊事班掏出了泡菜,二连知青借着微弱的灯火看着前后连队的晚饭,对比自己就着泡菜吃窝头,突然觉得他们真奢侈。二连前面是尖刀连,后面是机(火包)连。原本他们极度疲劳,腹中空空,吃到特别扎实的窝头,他们觉得人生圆满了。当两个连听到吧唧嘴声,抬头望去,看到二连在吃颜色鲜艳的泡菜,顿时觉得手里的窝头不香了。尤其他们在人群中发现了营长、政委、参谋,领导们在二连说着什么,泡菜没少吃,他们的情绪有些绷不住。
领导察觉到其他连战士们的情绪有些不对劲,当他们得知原因,又是一阵头疼。
成营长把毕指导员喊到跟前,询问毕指导员:“二连炊事班带了多少泡菜?”
“我把老赵喊过来,您问他。"毕指导员嘴里的老赵就是师傅长。毕指导员把师傅长喊过来,让师傅长给营长汇报他带了多少泡菜。“不多,也就两缸泡菜。“师傅长心情十分好。“怎么就带这么少!"成营长拧眉头。
“我倒是想把泡菜全带上,但是炊事班只配了一辆大车。“师傅长中气十足说。
“你就不能再申请一辆车?"成营长问。
这是他想申请就能申请到的!师傅长闻言想骂娘。“你们吃泡菜,兄弟连却没得吃,他们心中有怨言。"成营长的意思是匀一些泡菜给兄弟连。
甭管师傅长心里有多么不情愿,还是给兄弟连分了些泡菜。最近几天,扫尾的卡车时不时就要捡到一个落队知青。师傅长找黄述玉说话,把这边情况跟黄述玉说了一边,见黄述玉整个人已经迷迷糊糊,听他说话,都能打起瞌睡,他让黄述玉等会脱离队伍,在路上等着被卡车捡。
黄述玉想跟上队伍,但是身体不听她的话,最终她还是被捡上了卡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