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 / 4)
她还得赶去上班来着。到了电影院,依旧是没什么顾客的一天。何素素闲坐在售票台前,没什么事情干,想到早上看到的田地间那一幕还是有不少感触。劳动人民对待粮食珍重,面对艰难天气无畏地做斗争,为美好生活奋斗不止。一个个主题和传递的精神不断在脑海里冒出来,何素素灵感涌动,突然想写一篇关于秋收的文章。
手里头有笔,售票台抽屉里有白纸备用,何素素索性拿起纸笔打起文章的大纲来。这一写是文思泉涌,根本停不下来。很快把大致的大纲写好,如果不是这会没有信纸,她甚至都可以直接写起全篇文章来了。
到了中午休息的时间点,何素素加热了饭菜吃起来。快吃完时,听到外头有声响,接着电影院虚掩的大门被拉开,她抬头望过去,发现是大姐过来了。何秀秀是在饭堂吃过午饭才过来的,和之前一样,还特意留了些豆腐焖肉沫过来:“这道菜不错,还热乎着,小妹你快吃。”“多谢大姐,还给我加餐了。“何素素笑道,接过饭盒用勺子舀了吃。下雨天过来确实不易,何秀秀担忧问:“这些天一直下雨我就没过来,想着最近差不多是抢收的时候,村里那边什么情况?这稻穗成天泡在水里,肯定要发霉的,到时候还影响收成。”
她好歹是在农村长大,对农事还是了解的。正因为了解,才担心,这可是关乎到娘家明年一整年的粮食。
这问题,要是换之前大姐过来,何素素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好在现在都有了章程。“公社里开了会,组织各个生产队冒雨抢收。我们村里今天开始抢收,爹娘和大哥他们一早吃过早饭就去上工了。”她还特意描绘了下那阵仗。
何秀秀听完,一时不知道是该放心大队有了安排开始抢收,还是该担心爹娘他们冒雨抢收。
她交代:“哪怕穿了蓑衣,弯身在地里干活多少也会淋到雨。你回去记得和娘说,让她们煮点姜水去去寒,免得回头生病了。”这个何素素还真没想到:“好的大姐,我记住了。”何秀秀瞧了下电影院:“这些天你这顾客多不?”何素素摇头:“基本上没人来看电影,我也就乐得清闲了。除了上下班麻烦些,其它时候都能干自己的事。”
何秀秀点头:“那你就当休息了,这份工作还是挺清闲的。”姐妹俩聊了会,何素素让大姐和自己在这趴桌子上午休,睡醒再回肉联厂去。
何秀秀自然应下,厂里车间工人多,休息时难免有别的声响,多数时候是睡不好的,电影院这边要安静不少。
到了下班的点,何素素和陈姐打过招呼后,骑着自行车回家。她骑到村里时并没有直接往家里的方向去,而是绕到田地那边去看了下,稻田里的秧苗割了不少,大伙都还在忙着,估计没这么早下工。这抢收自然是得抢着时间点进行。
何素素骑着自行车回家,家里五个孩子在家,听到声响赶忙来开门:“小姑你回来啦。”
“嗯。"何素素应了声,将自行车停好后走到大厅里脱了一身雨衣。桂芳这丫头机灵,接过雨衣拿去挂起来。
可柔说道:“小姑,我刚和姐还在商量要先洗米煮饭,这样子待会我娘回来炒个肉菜就可以吃了。”
小姑是这会家里唯一的大人,她下意识汇报一下。“可以啊,你们俩真乖。"何素素夸道。
想到还在田地里忙活的爹娘,记着大姐交代的煮姜水驱寒,何素素也没停歇,走去厨房找出一块姜来。
她先将炉灶起火,倒了一锅水下去煮着,再拿刀切起姜片来。为了效果好,何素素直接切了大半块姜,放进锅里和水一起煮,这样子待会全家都能喝上一碗。
桂芳进来舀米要去淘洗,何素素交代她:“这几天你爹娘他们辛苦,煮个七成精米三成糙米的米饭吧。”
要是煮了全精米的米饭,娘知道了怕是得心疼死,没办法。桂芳自然应好。
很快姜水煮好,何素素先装了六碗,喊上五个孩子过来:“你们过来,一人一碗姜水给喝了驱驱寒,免得感冒了。”桂希一想到姜的辛辣就忍不住抗拒:“小姑,我们能不能不喝啊?在家里也没淋到雨,不用驱寒的。”
何素素坚持:“不行,喝上一碗安全些,回头你们生病了辛苦不说,还得你们爹娘担心。”
桂希无奈只好答应。桂芳作为大姐带头喝起姜水来,还告诉弟妹:“你们快喝,小姑煮的姜水刚好,就一点点辣。”可柔几个小的跟着端起碗喝了起来。
何素素也喝了一碗姜水,入嘴带着微微辛辣,多数是因为姜水太热引起的,但不难接受。
一碗姜水下肚,整个人由内及外地暖和起来,再没有那种阴雨天浑身萦绕着微微的湿冷。
怕姜水凉了,何素素并没有将锅里剩下的姜水装到大盆里,而是借着炉灶的余热保温着,方便爹娘他们下工回来可以喝上口热乎的姜水。反正一时半会也不会用到炉灶。
桂芳是个眼里有活的,撑着把伞在院子里菜地里摘了菜,又全部洗干净放好备用。
再是去水井里把吊桶提上来,打开盖子将那块猪肉拿出来到厨房,拿菜刀切了今晚要吃的量,余下的放回吊桶里沉回水井,又回厨房拿菜刀将猪肉切成肉片备用。
何素素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