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3 / 4)

加入书签

补贴。要说这电影院福利确实不错,没有落下在家休息的正式工,也没有落下临时工。周小倩和何素素寒暄几句后说道:“我家那孩子现在稍微长大些能混着点米汤喝了,天天喝奶粉我压力也大。麻烦素素你再帮我买四袋奶粉,这回应该够孩子再喝两个月,之后就能换着喂粥那些了。”何素素点头:“行,孩子稍微长大些你也轻松点。还是老样子,再过四天周姐你过来电影院找我,到时候我把奶粉拿给你。”“好的,谢谢素素。"周小倩高兴道谢后,顾着家里的孩子,提着补贴匆匆离去。

等到何素素下班,骑着自行车回到家里,拿出电影院发的过节补贴给家里人看。

“这花生可以煮熟了放着,大伙上工的时候拿点揣衣兜里,饿了的时候可以垫垫肚子。方糖的话有一两,平时你们用来泡水喝也行。月饼的话有两块,我们留到中秋那天吃。”

何家人看着素素拿回来的补贴都挺稀奇的。何父感叹:“别看你这份工只是临时工作,居然还有这么好的补贴发,当工人就是好啊。”

何母看着两块月饼:“我还是头次见到月饼呢,这么大一块。以前听说哪怕有糕点票都很难买到,都是发给工人的。”何素素笑道:“那这回中秋我们就试试月饼的味道。”对于花生和方糖,大家也是稀罕的。花生是难得的零嘴,何母决定照闺女说的焖熟回头给大家上工时带着垫肚子,一两方糖则放在厨房里,谁想补营养了就自己去厨房泡糖水喝。

到了中秋这天,电影院休业。何素素问过主任,休业的这天不算每月的休息日,也就是说她平白多休息一天。

但清河生产队还是照常上工,下午早下工一个小时,方便大伙回家里做顿晚饭吃了好赏月。

何家的饭菜自然是不错的。想着中秋是难得的节日,何素素特意兑换了一只鸡带回来,说是托同学给买的。家里的两只鸡太过宝贝,每天都能下两个鸡蛋,可舍不得杀了吃。

钱春和厨艺好,今晚做了红烧肉、黄焖鸡、韭菜炒鸡蛋、猪油炒芥蓝、枸杞鸡汤。五道菜摆在桌子上,因为量多且有不少硬菜,显得很是诱人,简直比过年还要丰盛。

何父是不善言辞的,何母说道:“我们今年日子过得不错,希望以后越来越好,开吃吧!”

大伙筷子一伸,夹起肉高兴吃了起来,满嘴油光。谁也顾不上说话,沉浸在美味的晚饭中。

等吃完晚饭,抬头就见院子上空皎洁的月亮高高挂起,如同圆润的玉盘铺洒下一室银光。除去赵米玲带着两个孩子洗碗,其他人干脆搬了椅子到院子里坐,边赏月亮边聊天。

有说上工的事的,有说村里的八卦的,有说家里基本上每天都能吃上肉日子太美好了的。

何母突然感伤起来:“我们一家聚在这看月亮,聊得还这么高兴,就是可惜老三不在。从过年后回部队,也大半年没回来了。照这么看来,怕是得等到过年才能回来。”

她有五个儿女,就老三去了部队离得远,一年到头见不了几面。更何况偶尔老三出任务,那也是极凶险的,何母就更加惦记着了。何大哥安慰:“娘,老三在部队里那是为国家做贡献,多给你挣脸面啊。要是有假期了,他肯定回来看你。”

何二哥跟着附和:“是啊,娘你要是实在想老三了,就让小妹帮着写信寄过去就是了。再不行,找个宽松的时间到县城去打电话,费点钱总能说上几句话的。”

何母可舍不得费这打电话的钱。

何素素想到上回三哥寄回来的信,说冬菇肉酱很好吃,他让食堂的大厨帮着加热后就着饭吃,还分了些给战友,大家都夸家里好手艺。她提议道:“娘你之前不还念叨着想要整点什么东西寄过去给三哥吗,不如回头我托我同学买多点猪肉,我们做了腊肠和腊肉,寄些过去给三哥吃吧。他那边能让食堂的人帮着加热,方便得很。我们也留点腊肠和腊肉吃,这会正是吃这些的好时候。”

“就是娘,你会做腊肠和腊肉不?”

说到这个何母就精神了:“怎么不会做,这手艺我还是跟你大伯娘学的。以前收成不好的时候,家里也就年前村里杀猪时才能分到些猪肉,为了能放久些,都是熏了腊肉放着的。这腊肠也不难,你回头顺带让你同学买点猪肠衣回来,这玩意可少不得。”

“对了,这回买肉的钱我来出。能买多点猪肉就买多点,到时候咱做多点腊肉和腊肠。”

何素素笑着应下:“行,我记住了。”

何家其他人见何母恢复了精气神也放下心来,再一想到过阵子能有腊肠和腊肉吃,就更加高兴了。

晚饭吃过的肉菜在肚子里稍微消化了些,何素素去拿了两块月饼和一把菜刀出来:“来吃月饼啦。”

这年头的月饼很大,得切开来分着吃。月饼用油纸包着,她将油纸打开露出里头烘烤得金黄的月饼,表面还刻着印花和月亮图案,用刀切分成八份,香味顿时冒了出来。她让大家自己拿了吃,又开始切第二块月饼。等切好后,何素素自己拿了块吃。

月饼比糕点要更精致,口感却是要偏硬些,里面包着花生、芝麻、核桃仁,隐约还有些桂花香,何素素尝着觉得味道还挺不错。何父慢慢嚼着月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