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钱太多也是麻烦(求追读)(1 / 1)
五一刚过没多久。
《黄土地》、《秋菊打官司》报纸、杂志转载一次,便是700块钱,相当于每千字7元稿费。
便是茅盾等大佬的作品,也就这个价,因为这是出版局规定的著作最高价格。
哪怕《一代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深受大家的喜爱,评价也非常高。
到了五月中旬,《未名湖》第二期出炉,这一期的《未名湖》没有中篇小说,收录着二十篇关于《未名湖》首刊的书评,有诗歌鉴赏,也有名人的点评,也有读后感。
小说方面,则是有三篇短篇小说。
而《未名湖》首刊,到目前为止,总共已经刊印了10万本。
随着一笔笔稿费进账,陈铭章的小金库又充裕了起来,不但满足他日常的开销,存款也是日益剧增。
而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元户,真真正正的万元户!
这还是他平常大手大脚的,不然的话银行存款都会突破5万。
他没有搞过投资,毕竟上一世太辛苦了,一年辛苦下来都不一定能存多少钱。
唯一一次进入大A,被割了韭菜,从而深深记住那句话:珍爱生命,远离股市!
比如钱不能存银行,因为钱存银行的利息远远比不上贬值速度。
至于陈铭章怎么知道,自然是因为他去银行存钱时,银行工作人员积极劝他存钱,而不是活期存款,两者利息相差很大。
“投资?”陈铭章皱了皱眉头。1
创业!?
现在所有的工厂、企业,全部是国营,没有民营的空间,而且创业风险奇高无比,一个不慎便会吃花生米。
想买黄金都没地方买!
民间哪怕有的收藏黄金,那也是死死捂住,生怕被人知道,更不要说卖了,哪怕迫不得已卖白银、黄金,那都是找熟人的。
......
这处四合院紧邻着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原本这里是位名人居住的地方,这位名人去世了,他的子女正闹着分遗产,已经闹得相当一段时间,对于各种方案都不满意。
可是一座四合院,动则几千上万,普通人又买不起。
街门是一个广亮大门,显示着这座宅子以前曾是官宦人家,房山有中柱,在中柱上有木制抱框,框内安朱漆大门;门前有半间房的空间,房梁全部暴露在外。门扉位于中柱的位置,将门庑均分为二。四个门簪上挂匾上书写着‘姚府’两个大字。
姚老先生也是属于历史名人,曾在清末为官,家世显赫,可惜子孙不孝,到了现在连家传老宅都要卖掉。
陈铭章还是第一个想要买宅子呢。
通过就来到了和街门同一排的倒座房,所谓的倒座房又称南房,通常为外客厅、账房、门房、客房、仆人居住场所。
古语有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指的就是垂花门。
再往后是一个院子,和前面院子差不多,往前看正对面是正房,左右是耳房。继续往后是一个院子,今后是后罩房。
整个四合院保存得很完好,古朴典雅,韵味十足。
陈铭章越看越是喜欢,也就这时候,有这么好的机会能入手这么一座四合院,以后可就难了。
甚至这几十年,很多四合院都变成大杂院,遭到很大的破坏。
这么一座宅子,放到三十年后,恐怕就要价值上二三十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