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守护(1 / 1)

加入书签

从包裹里,取出两纸包纸裹。

432元,是他挣来的。

这些票,可都是硬通货!

不是拿着钱就可以买到自己想买的商品,很多商品是钱买不到的,得用票!

中国的票证历史可谓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是囊括中国农业、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史,是中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证明。

她显得特别的高兴,她一直觉得自己儿子长大了,能够自力更生养活自己了!

陈铭章想了想,数出300元,塞给母亲。

这个时代上大学是不需要钱的,然后每个月还有17~25元的津贴。

如果节俭的话,甚至还可以补贴家用。

赵秀萍这才将300元收了起来。

“累了吧,赶紧去睡一觉。”赵秀萍说道,“等会妈去买菜,给你做好吃的。”

随后,陈铭章来到了他的房间。

洗了一下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

等他醒来的时候,外面天已经黑了。

等陈铭章从屋子里出来之后,客厅里已经亮起了昏黄的灯光。

“哥哥~~”陈丽华喊道。

陈丽华比他小五岁,现在算起来也已经12岁了,瘦瘦的,穿着军绿色衣服。

红烧排骨、清蒸鲈鱼、一盘青菜,汤是炖鸡汤。

要知道,就是双职工独生子女,也不是每顿饭都有荤菜的。平常烧炖红烧或者或者炖个鸡汤,那就和过年一样了,米饭也可以多吃半碗。

陈铭章看到妹妹如此,心中蛮不是滋味的。

社会物资匮乏,吃饱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营养不良是普遍性问题。

基本上都是像陈丽华、陈铭章这样,长得瘦瘦的,看起来明显是营养不良的。

经商,这个时代不存在的,连个体户都是非法的。

就在几个月前,国家出版局正式发布了《关于试行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办法的通知》,明确提出之前完全不给稿酬的制度是不对的,本着‘对于作者,需要发扬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需要解决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的迫切问题的精神’,决定试行‘低稿酬,只付一次稿酬’的制度,著作稿为每千字2至7元,翻译稿为每千字1至5元。

哪怕最低的每千字2元,他一个月写个一万字,也有20元。

多了这份收入,足以让家里生活好了很多。

一家三口,有说有笑的。

他的心很小,只想这个家充满着笑容、小声,幸福着维持下去。

陈丽华在数学方面,成绩比较差。

虽然这个时代,学的很简单,不过数学这种东西,男女生到了初中就开始显现出差异性,不少女生数学成绩就变差了。

陈铭章给陈丽华补课,便是补方法。

陈丽华在知道自己哥哥是今年魔都高考状元,对于陈铭章充满着崇拜,陈铭章的话,她是言听计从,学得很认真。

说实在的,内心之中他也希望自己妹妹今后考个好大学,再怎么样人生都会变得幸福很多。

但凡有所了解这个时代大学生的待遇,都会赞一声:“真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