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应对(1 / 2)

加入书签

几天之前,皇宫之中。

此时,身为丞相的王长卿神色凝重,脚步匆匆地朝着皇帝武昭所在的寝宫走去。

“丞相,你找朕可有何事?”

进入寝宫后,只见武昭侧身斜躺在床上,他微微眯着眼,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疲惫,开口询问时,那声音虽然简短,却透着一种难以掩饰的苍老。

仅仅才过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原本正值壮年、意气风发的大武皇帝,此刻竟好似一下子苍老了几十岁,曾经炯炯有神的双眸,如今布满了血丝与疲惫;曾经挺直的脊梁,也微微有些弯曲。

王长卿站在床前,嘴唇微微蠕动,欲言又止,他下意识地环顾四周,目光在殿内侍奉的侍女和护卫身上一一扫过,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与顾虑。

武昭似乎察觉到了王长卿的异样,轻轻挥了挥手,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们先离开吧,朕与丞相有要事相商,想要单独说说话。”

那些侍女和护卫们听到命令后,纷纷恭敬地退下,偌大的寝宫瞬间安静下来,只留下轻微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

待所有人都消失在宫殿大门之外,偌大的宫殿里只剩下武昭和王长卿两人。

武昭微微前倾身体,目光紧紧锁住王长卿,眼神中透着一丝关切与好奇,轻声询问道:“现在,可以说了?”

“陛下,朝廷百万大军连续征战,如今国库快要空了。”王长卿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山洪关内百万大军,有八十万掌握在世家和四镇将军手中。”

“如此规模的大战,不论是哪一方胜利,都会损失惨重,那些世家或许会内斗,但是他们最大的敌人是一样的,最后损失最大的,将会是我朝廷军队。”

“这场战争,属于我朝廷的九十万大军,已经损失过半了,反而他们的损失微乎其微。如果我们再有损失,一旦他们之中的哪一个趁机造反,我大武皇朝就真正得达到生死危机的时刻了。”

武昭原本斜倚在榻上,面色带着几分疲惫与忧虑,听闻此言,像是突然被注入一股力量,猛地一下坐起身来,双眼瞬间瞪大,目光中满是急切,连声音都不自觉提高了几分,脱口问道:“那丞相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如今这局势,想必那黄巾军的首领心里也明白,继续僵持下去对他们并无益处,肯定也有撤退之心。只是,他缺少一个恰当的理由,一个足以服众、能够说服天下人的理由啊。”

“什么理由?什么理由才能让他们撤退?”武昭也清楚不能再打下去了,如今皇室势力损失惨重,再接着打下去,大武皇朝有亡国之危。

“黄巾军内部也有几方势力争斗,只要黄巾军首领黄宜生死了,那硕大的黄巾军,自然就会分散。”

王长卿继续说道:“一个分散的黄巾军,自然不会对大武造成威胁了。”

武昭听到这番话后,原本微皱的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闪过一丝恍然之色,似乎捕捉到了王长卿话语背后的深意,于是开口问道:“你的意思是,想要借助隐龙司的力量,暗中前去刺杀黄巾军首领黄宜生?”

“这……还需要那黄宜生的配合,毕竟,没有他亲自下令,恐怕黄巾军也没那么容易撤退。”

“好,朕已然明白了。”武昭微微颔首,神色平静中带着几分思索,目光看向站在下方的王长卿,缓声说道:“爱卿若是没有其他要事相奏,那便就此告辞吧。”

“臣告退。”王长卿听闻此言,赶忙恭敬地拱了拱手,动作一丝不苟,脸上满是敬畏之色。随后,他缓缓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后退去,直至身影消失在宫殿的大门之外。

待王长卿离去后,武昭起身,缓缓走到书桌旁,眼神落在书桌上摆放的笔墨纸砚之上,犹豫了片刻,脑海中思绪翻涌,诸多念头闪过,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最终,他还是轻轻叹了口气,抬手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略作思忖后,在洁白的纸张上落下一行行字迹,一封饱含深意的信就这样逐渐成形。

写完之后,武昭仔细地将信件吹干,而后小心翼翼地折叠起来。

他抬起头,目光望向虚空之处,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将这封信秘密送到黄宜生手中,务必保证途中不被任何人察觉,不可有丝毫闪失。”

“属下领命。”随着话音落下,在武昭身旁,一个黑影突然鬼魅般地出现,他单膝跪地,简短有力地回应后,伸手接过信件,身形一闪,便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半晌,武昭对那黑影消失的地方,叹了口气。仿佛包含着对黄巾之乱将要平定的庆幸,也包含着对大武皇朝未来的担忧。

随后,武昭前往皇宫深处。

那黄巾军之中,也有几位天人强者,甚至那黄宜生的实力甚至达到了天人后期的地步,仅靠隐龙司明面上的力量,恐怕难以完成任务,还是把隐龙司的最强者给请出来,才能万无一失。

武影,大武皇朝的祖宗级人物。他已经有百年没有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了,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却没想到,他闭关了数十年时间,最终成功突破到天人巅峰。

从此,武影便被大武皇朝隐藏起来,作为大武皇朝的底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