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我意不在司空(1 / 1)
“太尉亲至,何不请人早送名帖,让我等有所准备。也不至于如今怠慢了太尉。”
新任临晋侯杨彪,和太尉崔烈,相面而坐。
要不是上一任临晋侯,死的如此凑巧,杨家绝对能在最近这场风波当中,火中取栗。
而不是像如今这样。
崔烈手握着酒盏,朝着杨彪敬酒道:“哪里能说得了怠慢二字,反倒是我这次不请自来,临晋侯可不要觉得我唐突了才好。”
“确有一事。”崔烈道:“我收到消息,陛下要启用典军校尉曹操曹孟德为大司农,全权负责粮草军需督办转运一事。”
杨家虽然名号上和袁家一样都是四世三公,但要论影响力和在朝堂中的势力,杨家却比袁家差得多。
丢脸呐!
崔烈随意道:“哪有什么出彩之处?一个宦官之后,无甚名门加持,所依靠的无非是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罢了。”
“不,此子最为合适!”
杨彪被崔烈这两句话整蒙了。
毕竟这粮草转运督办的活要是干的好了,绝对是一个大肥缺。
这一次前线出场的是董卓,手下的又都是西凉兵,本身就不好相与。
这一路上那么多地方官员,但凡出一个,要跟袁家一条路走到黑的,趁你不注意把你粮草给断了。
要是因此惹得前线暂时崩溃,这督办粮草转运的大司农就是第一个背锅的。
但话说回来了,崔烈要是对这个位置没想法,来找自己干什么?
崔烈道:“曹操的确适合大司农的位置,但他若要坐上大司农的位置,本应该由朝臣推举,怎能因为皇帝一句话便就此任命?”
“到时候还要我们这些朝臣作甚?”
崔烈并不是想去争曹操这个位置,而是想去争这个流程。
你们这些人想要光凭借投效皇帝就获得官职,门都没有!
换句话说,得到他崔烈这位三公的认可!
有意思。
毕竟如今外戚和宦官都被斩尽杀绝,悬在朝堂上滚滚诸公头顶上的,那一个最大的阴影袁家,也已经被定为叛逆。
杨彪自己都想。
自己都如此,何况已经占据着如此优越条件的太尉崔烈呢?
崔烈道:“按规矩,圣旨由尚书台草拟,并且要发往御史台审核,由御史台审核无误之后,方能为朝廷所承认。”
“到时候,许多朝中悬而未决的大事,便都有机会得以解决。”
崔烈毫不犹豫,上来便是一张大饼砸了过来。
“御史台向来只看圣旨中的内容是否可行,是否遵循法理,不曾管过礼制。”
杨彪瞧了正在跟自己解释的崔烈一眼,心中大致有了计较。
说来好笑,你崔烈掩护着自己人,不让他们上去卖命,反倒是过来忽悠我,让我手底下的御史出去送死。
杨彪给自己又斟了杯酒,独自在那里喝了起来,不语。
这就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而偏偏自己就只能求到他身上。
崔烈狠了狠心,道:“我欲上表为临晋侯请封司空之位,临晋侯以为如何?”
这般年纪便位居三公,已然是极大的尊荣。
“当今皇帝心思缜密,寻常手段不足以迫使陛下让步。但我有一法,可保证让陛下做出退让,就是代价大了些。”
崔烈心中冷笑,决定先听一听杨彪到底想要什么?
“我意不在司空,惟愿参录尚书事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