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3 / 7)
到了河对岸,爬河堤又是一个麻烦事。 为了防洪水,河堤都是建的很高,平时晴里还好,像现在这样的雪没融化,上河堤的小路非常的湿滑。 江柠和江柏人,是一人扶着江爷爷一只胳膊,一个在前面拉着,拽着,一个在后面托着,还得空出一只手来,不停的拽河堤上生长的野蒿,借拽野蒿的,才终将江爷爷送上了河堤。 其实江爷爷觉得自己完不需孙子、孙女这样搀扶着他,他自己就能拽着野蒿上河堤,面对孙子、孙女对他的过度担心,他是又甜蜜,又烦恼。 唉,才离开村子,他就又想念他的老伙计们了。 这样的烦恼不跟村里的老伙计们吹吹牛,诉说一下,还是有寂寞如雪的感觉啊。 他抬头,遥望着河对岸已经离的很远的江家村。 江柠和江柏又下去,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用推,将板车和粮食推上堤坝,等部都推上来,人都有些狼狈,额头也沁出细密的汗。 江柠又忍不住回头,去看老家的这段路。 其实老家的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后面是连绵不绝的山脉,最高的座山的山头,密密麻麻的是茶叶,山上野生的柿子、毛栗、桑葚、枸杞、葛根,多到什么程度呢?家家户户门口的柿子挂在枝头,烂了都没人摘。 江爷爷拿柿子、西瓜喂猪。 江柏出去学手艺、江柠也在外面读大学的年,江家子已经好过许多了,江爸江妈在外面为家里的楼房努打工,家里就只剩下江爷爷一个留守老人。 江柠不放心江爷爷,他养了只土狗,跟着他一起巡山、看护,江爷爷平时不爱做饭,总是随便对付着糊弄着吃点,养了狗后,他自己不吃饭,狗还吃呢,每次打电话,都是和江柠抱怨,每天为了狗的吃食,他还特意烧一顿饭,连带着他一起跟着吃点。 江柠不爱回老家,江爷爷就了许多西瓜,想孙子孙女吃。 老家没人,西瓜又卖不出去,都一船拉到江姑姑里,让她看着卖,村里谁饿了渴了,都可以去山脚下免费的摘西瓜吃。 村里其他人也不爱吃江爷爷的西瓜,因为他们也和江爷爷面临同样的状况,的东西太多了,卖不掉,吃不完,都拿来喂猪。 西红柿吃不完,喂猪。 西瓜吃不完,喂猪。 柿子吃不完,喂猪。 大白菜吃不完,喂猪。 山上还有漫山遍野的野菊花、金银花、杜鹃花、蕨菜等等。 这还只是山上的产出,还没算河里的。 江柠个人非常不喜欢炎热的夏季,然而临河大队的夏季,才是正至美的风景,河堤岸的浅滩上,一望无际,是摇曳生姿的荷花,夏风吹来,荷香阵阵,莲蓬、莲子、莲心、莲藕,都是好东西。 河堤边的野蒿中,野生的枸杞生命极其的旺盛。 当地人不认识枸杞子,枸杞叫做小辣椒,严禁孩子们食用。 江柠小时候也不知这东西是野生枸杞,女孩子都喜欢枸杞红艳艳的颜色,连枝带串的摘了,在手里玩。 有如此多的野生枸杞,也说明他们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是可以成规模的植枸杞的。 还有野生的芡实、菱角,在本地人眼里吃到吐看都不看的东西,其实网上卖的都很贵。 很多很多的农产品资源,都没人回来做。 大家都一门心思的往城市里跑。 江柠知自己的老家有着非常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她也不愿意回来。 她回望着这片土地,脑中瞬间就浮现出数个可以带领村里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方案。 可她又笑了一下。 如果她不走出去,不坐上足够高的位置,在这片土地上,她说话的声音是没人能听的见的,没人会相信,一个女娃娃,能够带领他们发家致富, 她是后来位置坐个足够高了,说的话足够有分量了,江爸也通过了村里的选举,成为了村里的大队书记,才会听她的,开始带领村里人建设家乡。 江柏依然弯着腰在前面埋头拉车,江柠跟在后面扶车、推车,人慢慢走出河堤,爬上炭山。 这一路都是上坡,也没有野蒿可以借,都是凹凸不平的石头路,路面上都是积雪,走着走着,就有可能滑下去。 这下连江爷爷都加入了推车的队伍,路上有行人看到,也会过来搭一手,直到将他们推上炭山上面的大马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