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61(2 / 4)

加入书签

施老板,看起来真能独当一面了。”

施嘉莉笑道:“需要我向各位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今日来到这里,若能稍稍学得些前辈们的皮毛,也就值了。"随后她便学着方才听到的奉承之语,稍改了词句,使其听起来真诚些,为陶月龄送上祝贺。寒暄过后,围着此处的人渐渐散了,施嘉莉却与陶月龄多聊了几句。两人自然避开关于施承良、施嘉隽、陶世珍的话题,便聊起陶明毓。陶月龄道:“我那位妹妹还惦念着你呢。知道你要继承家业,不能继续学习航空工程,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痛哭了一场。”

施嘉莉默了默,心想这真是一个阴差阳错的误会。不告诉陶明毓真相,她会伤心,可若是告诉她真相,她也会难过,总之她要痛上一阵子了。“那她现在怎么样了?那次听她说,她想报考飞行员呢。”陶月龄摇头笑笑:“不过是小孩子的异想天开。我这个妹妹看着文文静静的,脑子里却装满了热血的事。但我们怎么舍得叫她去吃那份苦,动辄磕了碰了,搞不好还有性命之忧。再过两年她也要读大学了,按照我们的意思,当然是叫她选一门艺术来学,大概不是书法就是钢琴。若她还是不满,就像你一样,读个相关专业,让她过过瘾。学造飞机的理论总比真去开飞机好得多。”那是旁人的家事,施嘉莉不便掺和,便只笑道:“哪里是异想天开,怕是有了姐姐做榜样,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呢。”陶月龄疏朗笑起来:“哎唷,你这么一说,我竟觉得有些对不起她了。”这时有一位穿青果领西装的男子从她们身前不远处走过,施嘉莉认得,正是那位称李岘祺为“施先生"的人。他约莫三十五岁,蓄了连鬓胡,气质倒是儒雅。施嘉莉便向陶月龄问道:“这位老板是谁?我似乎不曾见过。”陶月龄探了一眼:“他呀,《小说家日报》的总编,叫朱绍钧。早期是写文学评论的,后来也评说世情,以′刀子嘴′著称。"说罢她哼笑一声,意味不明。“报社主编怎么也来这种场合?莫非他是……“施嘉莉推测起来。“没错。"陶月龄道,“是大业印刷厂家的三公子。要是没有些家底,就凭他那张嘴,不知道要被人弄死多少回了。”

施嘉莉听了,知道这人轻易对付不得了,也冷冷一笑。不过她很快想起,陈端玉先前就在《小说家日报》处做兼职,如今又给报社供稿……那么,那位赏识陈端玉的伯乐,不会就是这位朱绍钧先生罢?世界真是小得出奇。

施嘉莉自然对这位报社总编没有任何好感,但因着陈端玉,对他的感情又变得复杂起来。这样看来,陈端玉在文学上的确有些造诣,初出茅庐就能征服这样一张"坏嘴″。

正想着,药业大亨高家的老爷子在众人的簇拥中走上花园前的两级台阶上,举起一支酒,简单地发表了欢迎致辞,随后便将众人邀进宴会厅内享用晚餐用餐时,高家老爷子再次讲演一番,说近日邬城商界出现重大动荡,希望各位来宾能够坚守本心,齐心协力稳住经济局势。说这话时,不少人都向施嘉这里看过来,高家老爷子也是话锋一转,拿起酒杯敬向她,将她称为今晚的特别来宾,并说大家都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够带领恒钢重振威风,从而带动民族资本进一步发展。

众人跟着高老爷齐齐举杯,施嘉莉只得端杯站起身来,说道:“承蒙诸位前辈不弃,愿意给我这样的鼓励。我初来乍到,少不经事,今晚仅以小辈的身份坐在这里。在座的每一位对我来说都是表率,我今后走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大家的照顾与扶持,那么,我先在这里向各位说一声谢谢。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跟上大家的步伐,也争取为我们的民族资本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说完,她将杯中酒饮尽,以示诚意。

坐下后,身旁的李岘祺使刀切着餐盘中的炙牛舌,幸灾乐祸笑道:“我原以为只有在我家那宅子里用餐时才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以防有人说话间冷不丁地挖坑,没想到这里也一样。你与我都要经历这样可恶的事,说到底,这是一种缘分。”

施嘉莉“呵"一声,不作理会。

饭毕,侍者上来撤去主菜,端上甜品,另换一种葡萄酒上来。宾客们又三五成群聚在一块,继续他们的社交。施嘉莉不动声色在人群中搜寻一番,企图找到巨力轮船公司的郑春辉先生。不料搜寻无果,心里正犯嘀咕,李岘祺又端着块蛋糕对她道:“他去外面花园里了。”

施嘉莉满腹狐疑地看向他。

他笑道:“你只匆匆见过他一面,大概他的模样在你那里都是模糊的罢。我可是见过他三、四回了,在北平的时候。”施嘉莉立即换了副嘴脸,冲他一笑:“阿岘,你真是我的′好好施先生’。”李岘祺盯她两秒,移开后若无其事地皱皱鼻子:“哟。”施嘉莉又拿起一杯酒,走出宴会厅,到花园里去寻郑春辉。比起方才的热闹,现在的花园里要幽静许多,只有几个西装革履的男子站在门廊下,笑着说着些什么。另有一位四十多岁的、身子短胖男子坐在喷泉旁的花园椅上,路过的化欧弯腰询问他要不要酒或甜点,他摆摆手,那仆欧便离开了。“郑先生怎么一个人在这里?"施嘉莉走上前去。郑春辉抬起眼,看到是她,丝毫没有惊讶,只笑道:“厅里人多,有点闷,所以出来透透气。”

施嘉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