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1 / 3)
第165章番外1
茂密的榕树枝丫延伸至半个小院,树干旁的石凳上,坐着一个四岁的小姑娘。身量小小,着藕粉色襦裙,五官明媚灵动,能清晰看出她爹娘的影子。宋襄出生时,刚好是她爹娘事业风生水起、如日中天之际。她爹是朝中丞相,虽然丞相有三位,但她爹却是最厉害、最能干、最受皇帝陛下器重的。她爹就任的短短几年间,夏国每天都有新变化。年幼的宋襄坐在家里玩秋千,都能听到丫鬟议论,什么今日又有外邦使臣过来朝觐云云……外邦使臣,多稀罕啊,从前可没有什么外邦使臣过来朝觐。她娘也了不得,年纪轻轻便是女子书院的山长,听闻当初山长的位置竞争尤为激烈,什么国公夫人、郡王妃、乃至宫中的太妃娘娘都盯着这个位置,皇后娘娘左右为难,最后用了朝中选拔官员的方式拟定各女子书院的山长跟先生,她娘在考试上面也不输她爹,最终拔得头筹,一跃成为京城最大女子书院的山长。爹娘厉害是好事,只是陪着她的时间便少了许多。他们家的人都忙,大伯虽然官职不高,但是每日也得去衙门;祖母十数年前便为宫中培养女官,略有闲暇还得管着铺子、联络各家女眷,忙得脚不沾地;大伯母也跟祖母一个性子,是个脂粉堆里的英雄,这些年也在京城各大夫人群中混得风生水起,在家的时间也不多。至于堂哥贺准,他比宋襄大六岁,已经在学堂里苦哈哈地读书了。
宋襄其实也想出门。更想像他爹娘一样,成为厉害的大人,最好能一鸣惊人,听闻爹之前是小神童,宋襄觉得自己也不差,娘也说了,再没见过比她更聪明的孩子,宋襄对此颇为得意,一直想要在人前显摆一番。只可惜,她才四岁,压根没有一鸣惊人的机会,甚至连出门都不能随意出。而且,她爹娘似乎也不想让她在人前显摆,尤其是她爹,说什么做神童压力大,一点儿也不快活。
说谎,做神童多好,她可太想做神童,为家里争光了!爹娘就她一个孩子,她不争光谁争光?
今日正是个好机会,出去没准能碰一碰运气。吃完了每日仅有三颗的小零嘴,宋襄意犹未尽地砸了咂嘴,而后便迈着小步子,噔噔噔地跑去找祖父了。
宋襄最喜欢的便是祖父了,祖父好看、体贴、说话柔声细语,虽然跟爹爹很像,但是完全不是一种性子,他爹即便不说话,周身的锐气跟张扬也是显而易见的。
宋瑜看到孙女过来便停下了笔,将小孙女抱在膝上,顺便盖上自己的文稿,这小家伙认识字儿,小小年纪学问不浅,可不能让她看这些情情爱爱的东西见宋襄认真地盯着稿本,宋瑜便试图转移一下她的注意力:“襄襄怎么过来了?”
宋襄收回目光,眨了眨眼睛:“方才听人说,今日有外邦使臣进京朝觐,祖父,咱们能出去看看吗,没准能看到他们呢。”宋瑜迟疑了一番,觉得有点难,这些人进京朝觐肯定有人护送,离得远恐怕只能看到个影子。
不过即便没抱什么指望,宋瑜这个宠孙女的依旧带着孩子出门了,这是允哥儿膝下唯一的孩子,又跟允哥儿小时候一样的古灵精怪,宋瑜如何能不疼?宋襄家在皇城附近,坊内四隅遍布官衙、王宅和诸寺观,待到了东市及天街,商业气息逐渐浓厚,肉眼可见盛世之气象,甚至还有很多外域风格的商铺,卖的多是宝石、香料和奇玩。
听母亲说,早些年朝廷曾经将这些商铺一网打尽,城中异域风的建筑也尽数毁去,为的便是洗去北戎的痕迹。尽管北戎已经灭国,但是夏国还是对那段不太光彩的过去耿耿于怀,甚至不愿意正视。但是现如今,长安城内的异域商贾随处可见,外域之物比比皆是。
宋瑜还顺手在隔壁铺子里买了一个番邦的镯子套在孙女手上。嫩生生的小手上套着一个明艳的宝石镯子,好看是好看,就是有些空荡荡的,宋襄还得用手指头抓着镯子,以免掉下去。她祖父心也够大:“掉下去再买一个。”
宋襄知道,祖父压根不差钱,外头各大书铺里面都是她祖父的话本,用父亲的话来说,祖父就是畅销说作者,身价千万。虽然没有能靠经商富甲一方,但也走出了另外一条致富路。
祖父棒棒哒!
跟着祖父漫无目的地在长安街头闲逛,待到了天街附近之后,只见人群迅速往这边聚集。
宋瑜护着孙女儿,寻了一个看热闹的好地方。他们运气好,刚好赶上一波使臣入京,只是没有宋襄想见到的蓝眼睛、金头发的人。她正偷偷观察,冷不丁看到一个熟人。好机会呀,宋襄立马惊呼了一下,吸引对方的注意。
坐在马上的萧宝玄不由得看了过来,见是宋襄,他便停在了路中,同祖孙二人聊了会儿天。得知小宋襄是想出来看邦使臣的,萧宝玄便笑着道:“这有何难?你且随我进宫,今日有宫宴,届时各国使臣都能瞧见。”宋襄两眼发光:“可以吗?”
她想去!
宋瑜深吸了一口气:“殿下,这……这怕是,不合规矩吧?”“无妨。"地位稳固的储君殿下并不在乎这些规矩,从宋瑜怀里抱过小孩儿便重新启程了。他也不是头一回带走宋襄,自从太子妃生子之后,萧宝玄便时常将宋襄带去东宫,让两个小孩儿作伴。
宋襄也习惯了被他抱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