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2 / 3)

加入书签

稳稳地坐在马上,高高仰着脑袋,神气极了。萧宝玄没忍住摸了摸她的头,仿佛看到了丞相小时候。真像啊……

宋瑜只能纠结地留在原地,这说走就走的,真的没关系吗?还真是没什么关系,萧宝玄身为中宫独子,地位超然,被立为储君之后,更是了不得,众皇子再没有能与之争锋的。早些年二皇子还因为不忿笼络了几个朝臣,结果没多久,二皇子及其生母还有其母家便遭到了陛下的警告打压,一番动作下来,二皇子彻底熄火。

萧宝玄不仅将宋襄带进宫,还给她安排了一个靠前的小席位。宋允知跟着陛下入座后,看到自家小孩兴冲冲地坐在下首,都愣了一下。宋襄朝着她爹露出了甜甜的笑,她已经在准备一鸣惊人了!宋允知看了一眼萧宝玄,见他正在跟陛下说话,便走过去摸了摸宋襄的小脑袋瓜:“今儿又跑出来干嘛?”

“看蓝眼睛的外邦人。“宋襄回得一本正经,她才不会透露自己是想当出头鸟呢。

宋允知摊手:“可惜这回没有。”

这次来的都是周边的部族,夏国日益强大,商业也日渐兴盛,周边国家跟部族便总想着跟他们开互市,互通有无。安南,高句丽等都派使臣前来,已经被他们远远甩在身后的燕国一边不服气,一边又不得不捏着鼻子过来服软,就连败于郑廷之手,这些年一直偏安一隅的北戎都大着胆子过来,想要跟夏国做生意了宋襄看过一圈,确实没见到书里描述的异国人,大失所望。很快宫宴便开始了,其他诸国使臣轮番讨好,想方设法要同夏国做生意。唯有燕国使臣心中不快,从前夏国跟燕国只在伯仲之间,甚至有些地方还得央求他们帮忙,曾几何时,燕国反而沦为不入流的邦国了?落差之大,难免叫燕国人心中愤懑。

找朝廷的茬他们是不敢的,于是这群人便将目光放在了宋襄身上,为首的年轻人直接道:“贵国招待使臣,怎么还放个黄毛丫头进来?”宋允知停下动作,慢悠悠地瞅了瞅对方,这是燕国的大皇孙?摆架子摆到他跟前来了?

皇上跟太子却饶有兴致地看着宋襄,好奇这孩子会说什么。宋襄一点不慌,取出帕子擦了擦嘴巴,学着爹娘的做派,小小的人挑起眉头,犀利反问:“这位使臣大人,您是瞧不上我的身份,还是瞧不上我的性别,亦或是瞧不上我的年龄?”

燕国皇孙殿下被问得一懵,下意识回答:“有什么区别?”“要说身份,陛下爱民如子,凡是夏国百姓,皆是陛下的子民,陛下让我出席宫宴,并无不妥。”

“若说性别,我虽是女儿家,可如今夏国出众的女子比比皆是,皇后娘娘带头兴女学,我们夏国的女儿家做事写文章不比男子差,难道你们燕国不是这档么?″

宋襄大眼睛忽闪忽闪,狡黠地盯着对方。

燕国皇孙正想开口,宋襄立马接过话,嘴里得吧得吧,颇有宋允知年幼风范:“倘若说起年龄,有志不在年高,夏国人家地灵,出几个神童不在话下,阁下莫不是没见过聪明孩子?”

燕国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上面的皇帝陛下却听得乐了许久,高高兴兴地将宋襄给叫到了身边,让她当众给众人背诗。宋襄毫不怯场。

小手一背,胸膛一挺,诗词歌赋滔滔不绝。她过目不忘,自从会说话起便跟着爹娘读书,这两年来学了着实不少,背地里还看了堂哥不少书。为了神童之名,小家伙可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宋襄当着使臣的面意气风发,她今日就要惊艳四座,从她爹手里接过神童之名。

宋允知”

这张扬的性子,到底像谁?

系统也沉默了,像谁,难不成还能像它?也真好意思问出来这种话,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

宋襄一战成名,皇上对她稀罕得不行,亲自冠以神童之名,还许她入国子监旁听,还准备给她挑一个德高望重的先生。这培养的流程,跟宋允知相差无厂了,等于是照着他朝的。不管是男神童还是女神童,皇上在乎的是神童,而非男女。

父女二人的待遇,可真是羡煞旁人。不过,夏国的朝臣们早就习惯了宋丞相被厚待,况且丞相家的这位小姑娘也的确聪慧。才四岁,他们家孩子四岁时还在尿炕呢,人家四岁都已经会背诗作画,出口成章了,真是比不了一点儿。

燕国的皇孙也吓了一跳,他真没想过这小丫头是宋允知的女儿,要是早知道,他何必多开这个口?

如今已是悔之晚矣。

一整场宫宴,燕国都没敢再开口说上半句话,其他邦国也少不得踩一踩燕国,彰显自己的优越,希望能优先跟夏国做生意。宫宴散场之后,宋襄跟着她爹,蹦蹦跳跳地回了府。一早听闻宫宴动静的谢蕴也已经回到府中了。从丈夫手里接过高兴得忘乎所以的小娃娃,谢蕴还有些担忧:“她这么小,能去国子监么?”谢蕴自己幼年读书肯吃苦,但是轮到自己女儿时,却不大忍心了,只希望她能一辈子长乐无忧,并不对她有过高的期待。只是这话宋襄不爱听,她扬着脑袋,坚定道:“娘,我可以的!”她一定会向所有人证明,她是最聪明的孩子。别以为她不知道,外头那些人编排爹娘只有一个女儿,哼哼,待她入了国子监,她还要将那些男子都比下去呢!

宋允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