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4)

加入书签

。也是她们俩运气好,碰上有匹桃红的布料刚到货,钱春和当即拿出布票和钱来:“同志你好,我要七尺桃红布料。”售货员接过钱和布票,当即裁剪起布料来。按照赵米玲的意思,是想着买藏青这种沉一点颜色的布料,闺女背着个竹篓割猪草,穿亮色的衣服容易脏。

但这会她瞧见这匹桃红色的布料也是挪不开眼,闺女正是娇俏的年纪,就该穿这种漂亮颜色的布料才行。

两人买了布料也没耽搁,连别的柜台也没去看一眼,反正看了也不舍得花钱买,干脆直接往回走。请了半天假,回去早的话还能做顿午饭给家里人吃。之后赵米玲和钱春和过起白天上工干活,晚上吃过饭后在房间里借着油灯的光拿针线做衣服。桂芳和可柔都是个懂事的,各自凑娘的身旁帮忙穿针引线,盼着自己的新衣服。

七月里还有一件农村人最看重的事,那就是双抢。一是抢收田地里的早稻,收起来的稻谷晒干交给公社;二是抢着插上晚稻秧苗,再种上一轮稻米可是能收上不少粮食,这可是大伙一年到头的口粮。但这也是一年到头最辛苦的时候,基本上全生产队的人出动,顶着炎炎烈日在地里忙活个不停,都不带停歇的。饶是最年轻强壮的劳动力,一轮双抢忙活下来也得瘦上几斤。

何素素记着这件事,想着得提前准备起来,多兑换些猪肉拿回家里水井冰镇着,好让家里人双抢那段日子能够顿顿吃上肉。肚子里油星足了,哪怕忙活得累些也没那么容易掉秤。她打开购物系统看了下勤劳值那栏的余额,自己每天能赚2点勤劳值,到秋收那会兑换多点猪肉带回家应该是没问题的。这天夜里突然起风,接着是雨淅沥淅沥落了下来,渐渐变大,那落地的声响敲击着,好似要把睡梦中的人吵醒一般。主屋这边,何父听到雨声起来把木窗户给关上。大房二房也紧跟着起床把木窗户关上,免得大雨泼进来打湿屋里。

何素素也听见雨声,睁开眼缓了一会,想到自己睡觉向来是紧闭门户的,也就翻了个身继续睡觉。

第二天,她比平时还要早起些。实在是外头雨声不断,扰人清梦。何素素换了身衣服走出房间来洗漱,何家人还没去上工,今天雨这么大要是不停的话估计要休息了。

何母念叨着:“这雨都下一夜了,阵仗还不小,真是耽误事。”等闺女洗漱好,她问,“素素啊,下雨天不好骑自行车,要不今天你也别去上班了?”

何素素确实为难,下雨天出门本就困难,更别说骑自行车了。但电影院就她一个工作人员,又没提前和住在县城的陈姐说让她顶班,就是不想去上班也得去了。

她说:“没事,回头我戴上草帽穿上蓑衣,骑自行车时小心些就是了。”蓑衣是麦秸编织而成的,雨势要是大的话,风一吹斜斜地拍打在身上,哪怕穿着一身蓑衣出去,估计到电影院也得一身湿了。购物系统里倒是有雨衣,不过她平时带什么东西回来娘都知道,何素素倒也不好凭空拿出雨衣来。

这时村里广播响起,通知大伙说今日下雨不停,全村人在家休息一天。何家人听完广播放松下来,慢悠悠吃起早饭,还在感叹:“这场雨下得好啊,让我们能在双抢之前休息一天。下雨过后估计也能凉爽一阵,在地里干活没那么热了。”

何素素和他们一块吃早饭,也很赞同。天气凉爽下来,哪怕只有那么一天半天,对于在地里上工的人也是好的。

何母吃饭时还惦记着闺女冒雨去上班的事,等吃完饭突然想起什么,赶忙回房间里打开木箱子一顿翻找。

过了会她高兴出来,手里拿着一身衣服:“素素,我想起你三哥之前给你爹留下一身解放军老式雨衣,说是让他下雨干活时穿的。这解放军老式雨衣质量最好,防雨也厉害,穿上后不怕被雨打湿,比那蓑衣还要好,你待会就穿这身出门吧。”

何素素惊喜接过:“有这解放军老式雨衣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样子就不用担心到电影院那浑身衣服湿透了。”

这年头部队用的东西都是质量最好的,这解放军老式雨衣虽说是给三哥那样高的身量穿的,何素素照着自己身子比划了下也还能接受,长点能把全身盖住就不怕把鞋子都给打湿了。

但为了以防万一,她还是去换了双草鞋穿,平时常穿的布鞋则放进包裹里收着,等到了电影院再换上。

差不多到往常上班的时间点,何素素穿上解放军老式雨衣,推着自行车出门。

何母站在门口瞧着,不忘交代:“素素你路上骑慢点,千万要小心。”“我知道啦娘,你放心好了。”

何素素道别家里人,骑着自行车出发。

许是下了一夜的雨,出了村口后到县城的一大段泥路,往常因为常有人走动踩得硬实,如今却是湿软的,泥坑更是蓄满了水。何素素骑车骑得小心,自行车驶过卷起两轮泥沙,发出沙沙沙的声音。经过水坑时若是不小心,鞋子还容易被打湿。天乌蒙蒙的,多少有些影响视线,好在下雨天路上行人不多,何素素放慢速度骑着自行车,也算安全达到电影院。

拿出钥匙开了电影院大门,将自行车停好后,何素素将身上的解放军老式雨衣脱下来,寻了把扫帚支撑着挂起来靠在不影响顾客到来的墙面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