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3 / 4)
沥水。望了眼外头的天,还是一片乌蒙,雨势好像又大了些,雨水降落在地面上激起水花,估计还得下好久。
何素素和往常一样,先去三个放映厅简单检查一遍,又回到售票台坐好等待顾客来买票。
期间她将脚上的草鞋换成布鞋,又从购物系统里拿出储存在储物格的冰镇豆浆喝了起来。
等着等着,她突然发现这下雨天的好处来了。虽然赶来上班的路上稍显困难和狼狈,但来到电影院这就她一个工作人员,下雨天主任直接没来,更加没有顾客,等于她换了个地闲坐着,不用干活还有工资可以拿。
这么糟糕的天气,除非有非做不可的事要办,不然全都待在家里了,更不会跑来电影院看电影。
就这样,何素素闲坐了一天,也就给自己加热午饭和吃完午饭后洗饭盒和锅时稍微忙了会。等到下班的点,陈姐撑着伞过来交班。她挥了挥伞甩掉上头的雨水,又剁了剁脚把鞋上沾的泥沙树叶留在电影院外头,才走进来。
瞧见何素素,陈姐摇头:“这下雨天最麻烦了,素素你早上过来上班也是受了不少苦吧?”
何素素点头:“早上那会雨还挺大的,从村里到县城的泥路都是水,我骑自行车骑得小心才没出事。好在有我三哥留在家里的雨衣,到电影院这倒是没有打湿衣服。”
陈姐瞧见那身用扫帚撑起的雨衣:“有雨衣就好,不然你从村里到县城这一路怕是得给淋成落汤鸡。今天来看电影的人多不?”何素素摇头:“一个人都没有,我这一整天清闲着呢。”陈姐笑道:“也是,下雨天谁来看电影啊,我们就当休息吧,守在这打发时间。”
何素素笑着应是。她换上草鞋,又将布鞋重新放回包裹里,雨衣早已晾干直接穿到身上,和陈姐打了声招呼后骑着自行车回家。和来时相同,回去的路上何素素骑车也骑得小心,比平时要晚到家些。何母不用上工,就惦记着去县城上班的闺女了。搬了张木椅守在门口这里,瞧见闺女骑自行车的身影渐渐明晰,提着的心放下来,高兴道:“素素回来啦,平安到家就好。”
“娘。“何素素喊人,将自行车骑到院子里停好,才走到大厅这里脱了雨衣。何母站在一旁接过雨衣,拿去挂起来好沥干上头的水。一家人在家里窝了一天,赵米玲也早就炒好肉菜,就等着小姑回来开饭了。雨势一直没小,直到何素素去睡觉前都还在下雨。接下来雨一下就是连着几天,何素素痛并快乐着。痛苦是因为上下班路上穿着雨衣麻烦,骑自行车时更是提着十二分的精神;快乐则是因为下雨严重影响了电影院的生意,基本上没人来看电影,本着约资源的原则,在没人买票的情况下原定的放映场次也不用放映电影,何素素真就在电影院闲坐了几天。
倒是陈姐稍微有点焦急,当了这么久的同事何素素也知道自己趁着上夜班时卖瓜子赚点私钱的事,所以交班时她说起自己的愁:“这些天下雨没有顾客来,我都没敢炒了瓜子带过来卖。”
自然也就少了笔收入。
何素素听明白她话里的意思,但这老天爷的事谁也没办法,只能安慰道:“这阵子肯定有不少顾客碍于下雨没能来看电影的,等天放晴了他们来看电影,你这瓜子肯定也能多卖点,就平衡回来了。”陈姐叹了口气:“也只能这么想了。”
等何素素回到家里,才发现家里人也有愁的事。起初下雨,何家人想着能休息一天,等雨停了天气也没那么热,方便他们干活,挺好的。
第二天还下雨时,他们也就当再多休息一天了。但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雨,何家人就犯起愁来了。
常在地里干活的都知道,秋收前雨水太多畜在田地里,容易把长成的稻穗给淹了。
那稻穗上的稻谷长时间泡在水里容易发霉,回头收割起来也很难处理,基本上就废了。
这多影响收成啊,收成少了,年底分的粮食也就少了,明年就得勒紧裤腰带省着点吃了。
何父担心地里的水稻,戴上草帽穿着蓑衣冒着大雨去地里看过一回,回到家里叹气:“田地里积蓄了不少水,都淹过一半稻穗了,我看不少稻穗上的稻谷都泡在水里,泡久了怕是不成了。”
听了这话,何家人的心情都沉重起来。连五个孩子知道这下雨影响明年吃到肚子里的饭后,原本因下雨不用上学不用割猪草的开心心全都消失,也没心情在家里玩捉迷藏了。
可能真的担心今年收成不好分到的粮食少,何家的饭菜肉眼可见地节省起来,吃地瓜和玉米窝窝头的顿数居多,也就何素素不受影响,还能有白米饭吃。何素素把这事记在心上,私底下在房间里还认真回忆了下原著的剧情。在这个时间点上,确实下了一场连绵不绝的大雨,要持续半个月左右,多少也影响了田地里的收成,连带着年底分的粮食少了。不说农村,就连县城的粮食供应也有一阵子的短缺。苏玉知道这件事,提前把每月粮食供应的额度都给买完了,还去黑市那买了些大米和白面放着,日子倒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虽然说购物系统里可以兑换大米和白面,哪怕年底分到的粮食少了,何素素也可以找机会兑换了大米,再找个由头带回家里来,尽量不影响全家原本的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