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3 / 4)

加入书签

言之就是,主角遇到困难,寻找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最终获得一些成就的故事。

当然这故事和以前她看的话本不太一样,在现实之上又不会太过飘渺,能够让看的人代入进去就是了。

何素素心里有了底,脑海里也飘忽地冒出一些想法来。她当即拿出纸笔简单记录下来,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灵感。

才刚写完,外头何家人回来,喊着可以吃饭了。何素素将刚记录下来的灵感连同杂志都收进书桌抽屉里,这才出去吃饭。吃完稍微喘了口气,何素素回到房间躺床上睡觉。天大地大,睡觉最大,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她午休。

一天那么长的时间,如果不午休的话,好像下午都没了精气神一般。接下来几天,何素素一直在构思自己想写的这个故事。故事背景自然是当下这个年代的青年,她费心设定好主角的性格特点,又照着主角生活工作接触的人延伸出好几个重要配角来,故事的主线逐渐清晰。考虑到这些故事是分着刊登在杂志上的,何素素将故事主线分成好几个阶段,接着又在每个阶段末尾设定一些吸引读者的情节,好让对方有下次再购买杂志看的欲望。

她猜测杂志社也会想办法根据读者的反馈来刊登接下来的故事。如果一个故事读者最开始感兴趣,后面慢慢没人感兴趣了,杂志社也不会傻傻地继续刊登占用版面。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就过了一个星期。

何母看着闺女这认真的模样,还怕她太沉迷于写文章熬坏了身体,天天待在房间书桌前坐着哪行啊。

白天上工她没空,晚上吃过饭总要拉着闺女去村里头走走,边说道:“平日里早上太阳没那么大,你吃过早饭别一脑袋钻房间去,可以多出来走走,看着外头这些树上新长出来的嫩芽,心情多好啊。”何素素知道娘的担心,她这阵子确实过分沉迷于写故事了。因为想一举成功,所以才过分紧张,这样子反而容易失了初心。她笑着点头:“行了娘我知道的,得空肯定多出来走走。”隔天早上吃过饭,何素素本来想走回房间琢磨那就差一点点构思好的故事,又想起娘交代的话,干脆拐了方向出门,在村里头走走。房屋还是老样子,村里头除了大伯家、支书家,还有几家条件好些的,再是自家是砖瓦房,其余的都是土房子。

说起来自家能盖砖瓦房,还多亏了三哥去当兵每月寄津贴回来攒了了不少钱,不然哪能建成现在自家这么大的房子,住着一家三代也不会挤。确实像娘说的一般,村里的树全都长出了嫩叶,青翠一片看着格外有生命力,借着日光的照射散发出春意来,让人瞧了就高兴。天空一片晴朗,云卷云舒,仿佛可以瞧出不同的形状,如兔子狂奔、人骑着马慢悠悠走着、一把弓箭射向远方,何素素尽情畅想着。想着想着思绪飘到差一点点就构思好的故事去,脑海里突然冒出新的点子来,原先未想通的地方突然就思路畅通了。何素素好一阵激动,连忙拐道回家把纸上故事框架最后一部分补充完整。终于可以开始动笔写了。

她花了四五天才把故事的第一部分写好。

根据杂志社的要求,虽然头回刊登才三四千字,但作者必须同时提供两万字的稿子。这样子既方便杂志社对这个故事后面进展的把控,也可以防止作者突然断稿,失信于读者。

故事的第一部分就像抛砖引玉,也是第一块敲门砖,既要吸引杂志社编辑的喜爱,也要吸引读者的喜爱,勾起对方对接下来故事的期待。何素素在写的时候,每字每句都费了不少心思,遣词造句比以前用心很多。在写完后更是连着修改了两三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她少有这么认真的时候。

写完第一部分,接下来只需要接着往下写,凑够两万字即可。何素素埋头苦写,一时间竞然跟上班似的,或者说比在电影院上班那会还忙。几天后,何素素将两万子稿子再次通读一遍,确认没有错别字后将所有信纸都塞进信封里,才算松了口气。

她打开房门走出房间,看着远方的天蓝蓝一片,心情格外地好。何母下工回来,瞧见闺女没和前几天一样窝在房间里,而是懒散地坐在院子的竹椅上逗着桂棉他们玩,也是松了口气。她走过去难得没好气道:“你终于把你那宝贝故事写完了?哪能这么忙的。”

何素素揽住娘的胳膊笑道:“写完了,这回投稿我还是挺有信心的,娘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在收到杂志社回稿前,她是绝对不会动笔写接下来的故事的。别说什么提前写了以后不用那么紧张,她这种不见兔子不撒网的人,万一杂志社看不上自己的故事没收稿,自己提前写的稿子那不成了白费功夫吗。何母听着闺女这么自信的话也是高兴:“好好好,那我可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她也盼着杂志社那边能看上闺女的稿子,要不然这么多天的苦可不就白受了吗。

隔天何素素就骑了自行车去县城寄稿子,顺带又带了两斤猪肉回家。接着就是等回信的日子。

这期间村里组织了春播,在稻田里种下培养好的秧苗,远远望去青绿一片。春播过后,全村休息一天。何家人忙碌这么久终于能够休息,着实松了口气,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聚着一起聊天说说话打发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