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死地后生,神剑出鞘!(1 / 1)

加入书签

“李先生,这药方?”

先天体弱,他就是个药罐子,一生遇医者无数,从未见过郎中这样开药方的。

“无错。”李时珍严肃道。

高仪懵了,高拱将药方递给了他,无意识地接了过来,病因、处方,一字不差。

“难道我小心谨慎也有了错?”高仪眼中露出了迷茫的色彩。

地方之上,诸省、府、县,各地方官,皆出自东南一党,长江以南,官官相护,欺上瞒下,几是南人天下。

“小心谨慎,实心用事,这都是你的长处,太圆滑,不肯得罪人,逢人只知退让,便显得懦弱了。”

你是群辅时,可以随意糊裱,毕竟,两京一十三省的担子,不是在你的肩上。

诛心之论。

借黄济运失败、盘坝接运失败,一百万两纹银砸进运河,却连个浪花都没溅起来,漕粮滞留黄河以南,京城数百万生民将饿死,运河两岸地方官贪墨如此之多,凭什么稳坐钓鱼台?

俺答封贡后,鞑靼诸部仍然不时侵扰,但他就不相信,鞑靼会再敢大举进犯中原,还能像嘉靖二十九年那般再打到京城不成?

而高仪是怎么做的,竟然让天子降阶,像市井乡野的商贾那般去大学士府讨价还价。

高拱就在旁边,扶着高仪坐回躺椅,由心而发说道:“子象,我丝毫没有指摘你的意思,官场上,历来无非进退二字,你我三十多年的故交,我知道,是内阁有人给你打了招呼……”

高仪望着老友,坦言道:“太岳给我了保证,京城,死不了人。”

高拱急了,“他们是什么人,你现在还不知道吗?”

“狗屁清流,浊流!”

我亲耳从徐阶、赵贞吉、张居正的口中听到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死一万人是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之类的话,死不了人?你去走出城门看看,哪一天没有饿死的人?

单从为人来说,高仪身上有非常多的优点,身居高位而不盛气凌人,出身士族,却身无恶习,平易近人,连架子都没有,宽厚之至。

然后,还恐惧流言蜚语,生恐有负先帝之托,死俱身后之名受污。

信不信,如果今日陛下入大学士府与张居正所谈不谐,明儿个粮荒的消息,就会传遍京城大大小小的角落,奸商哄抬粮价,百姓哄抢米粮,进而逼迫陛下认输。

如非没有选择,高仪如何为相?

“先除了我。”高拱低着声调道。

天子,一言九鼎。

朝廷进行京察。

“朝廷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位出缺后,绝不能落入东南人之手。”

“石应岳、颜鲸、海瑞。”高拱沉着声调说道。

顺天府尹石应岳,刚抓、杀了张居正妻弟王篆,此次京察,若是无人保之晋升,必定会黯然离朝。

在朝期间,在河南任职时,罢免了高拱所庇护的新郑知县。

因此得罪了高拱、张居正和王篆。

而海瑞,无需多言,此人的存在,就是和天下官员过不去的。

“让海瑞进京前,顺道去趟淮安,兼理漕运总督,整顿运河,我想在那之后,我朝就没有漕运总督一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