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喇嘛洞功败亏一篑 噶海图玉碎聚英魂(3 / 6)

加入书签

留给苟盛琅与官府接触的时机!见到马怀忠分外眼红,苟盛琅也就没在意尸首分家的牛兴。还是不变的风格,苟盛琅就和马怀忠单挑。汛地离喇嘛洞的确不远,可人家听不见眼就不见,有人打得再热闹心也不烦。听到马怀忠召唤,马晟就收起刀驱动胯下马退了回来。马怀忠一扥马缰跑了过去,朱熠要去助战,却被马晟拦了,杀一个苟盛琅值不得兴师动众,何况,人家的兄弟们也在观战呢!一场鏖战瞬间爆发,只可惜了牛兴,一颗流血的人头被马蹄踢来踢去,落地的雁翅刀却依然闪着逼人的戾气。

噶海图是木兰围场中的一围,《康熙起居注》却称其为野猪川,大概与当时动物出没多少有关吧?木兰围场周千里有奇,设七十二围,涵盖后来的承德、围场两县之地。木兰围场北连蒙古、南接京师、东连兴安、西衔祁连,广袤的原野上山原纵横、川泽交错、林木茂盛,禽兽兹蘖繁衍。康熙亲政后,不忘弓马精神,倡导国语骑射,一如盛京围场,木兰围场也应运而生!

今天是八月二十六日,康熙昨天驻跸乌喇岱,也就是后来的围场县朝阳湾马镫沟。噶海图与乌喇岱相邻,康熙还要驻跸此地,苟盛琅始料未及,马怀忠紧追不舍也不知道与皇上近在咫尺。与马怀忠在喇嘛洞前交手,苟盛琅不知道皇上曾在那里停留,待他从克勒乌里雅苏台闯进来,还不知道康熙早就驾临木兰围场。克勒乌里雅苏台与噶海图相邻,地处木兰围场的边缘地带,后来的围场县有个镇就叫克勒沟。乌里雅苏台是蒙语,也就是有杨树林的地方,《康熙起居注》记为“骅骝杨川”也就不无道理。苟盛琅跑到噶海图又没了踪影,朱熠和马晟紧随其后也不知所踪,可马怀忠明白,一场生死决战就在眼前。屈身在半山腰上的一个小山洞里,马怀忠被厚厚的植被遮蔽着,手持弓箭趴在地上隐身没问题,箭在弦上却找不到目标……哎——不是有窥筒吗?丢了。马怀忠在罗布泊大战苟盛琅,两个人都没在意怀里的东西。

噶海图区域内有一座山,光绪《围场厅志》说叫大光顶山,康熙却赐名大观景山。顶巅平阔,纵横十余里,树木繁多,且有水泉,后来大光顶山才像秃子一样。一座山峰峦叠嶂、起起伏伏,时分时离又终为一,高高低低的也就有了坳。马怀忠没想排兵布阵,可他要找个设伏的好地方就上了西峰。南峰和东峰相连,与西峰相对,中间有一大块洼地也就有了箭杆穿梭的空间。苟盛琅精疲力竭,好歹跑上东峰一头栽倒在山石后边,也被厚厚的植被遮蔽着,马怀忠的箭就不知道射向哪里。寻找马怀忠未果,马晟和朱熠无奈才藏身在南峰,同样手持弯弓,却也找不到目标,只能眼巴巴地瞅着山坳里的一队人马等待时机。

围场设立之初,大清就颁布律条,只许禽兽繁衍,严谨百姓擅自出入。围场以木栅和柳条边为界,四周设有卡伦,也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家禁地。纳林锡尔哈正白旗营房在后来的围场县新地镇,与附近的卡伦相呼应自然是铜墙铁壁,何况,眼下呢康熙就要进入噶海图,连围场总管都不敢懈怠,没人愿意掉脑袋就严防死守呗!只是有人就穿过八旗兵垒砌的铜墙铁壁跑了进来,且还难觅其踪!除了八旗兵驻守外围,木兰围场还设有翁牛特、克什克腾、察哈尔蒙古八旗驻哨,掌管看护、捕盗事宜,且有章京、巡察总头目严格管辖。皇上巡幸狩猎,不只是有人擅闯围场,且还在令守护人如此胆战心惊的时刻!翁牛特、克什克腾和察哈尔蒙古八旗兵倾巢出动,可正白旗营房骁骑校带兵驻足在山坳里,只能仰起头瞪着巳时的太阳喘粗气。

只是苟盛琅趴在山石后边笑了,却还不住地在心里骂自己笨蛋!怀揣密旨就能通行天下其实呢也不会遇到阻碍,就是离开铁岭先马怀忠一步去了哈密,额贝都拉都不敢说半个不字。倒是断了马怀忠的后路,苟盛琅闯进木兰围场却把自己变成了缩头乌龟。两个人大战喇嘛洞,苟盛琅总是慢半拍,却极力克制着还不是致命的软肋,马怀忠偏技高一筹就渐渐不支了。至此时苟盛琅还不知道牛兴死在了喇嘛洞,也无暇顾及。兄弟们不能让苟盛琅吃亏,可马晟和朱熠也不能让马怀忠遭受围攻。马晟杀到兴头上不可收拾,朱熠抡起齐眉棍还专找对手的死穴,苟盛琅就变成了孤家寡人。见马晟和朱熠也发起了攻击,苟盛琅干脆虚晃一刀拨马就跑。

大盘岭一战,苟盛琅被雁翎刀扎进左肋,好在伤势不重,用上创伤药就不愁抡不起雁翅刀来。苟盛琅又一次惨败就冲着兄弟们发难,冷箭帮倒忙,一人赏一个大耳刮子也不冤吧?士可杀不可辱是说读书人,可行伍的也绝不能让人随便打呀?离开京师之前,苟盛琅在北城司挑选了一帮能打善战的人,可一路上有伤的,也有死的,到了江宁府和张家口才又补上缺。那几个后补的兄弟不敢违抗上司的命令,跟着苟盛琅东拼西杀衷心耿耿,也就是那几个大耳刮子让人家彻底寒了心。苟盛琅再与马怀忠遭遇,连从京师带来的兄弟们都懈怠了。跑到喇嘛洞,苟盛琅身边只剩下几个老兄弟,却又被一个个斩于马下,孤家寡人也只能望风而逃了呗!

从喇嘛洞到木兰围场也不是千里万里,可人要吃,马也要喂,好在马怀忠还是留给苟盛琅一丝喘息的机会。马鞍袋里有苟盛琅去喇嘛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